11月,中國在17年長跑後終於加入wto,所有人都會說的一句話是,wto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但挑戰到底挑到了哪裏,機遇該如何把握,並不是說說和做做就能回答的。我們看到,中國的製造和服務企業已經處在了一個全行業找不到增長點的迷茫地步,既要產品和產業轉型,又要突出狼的重圍,哪一項任務都不是靠拍腦袋和亦步亦趨能完成的。
生存,是2001年給我們、也給2002年留下的遺產。條條大路通羅馬,條條毒蛇都咬人,每個企業、每個行業都能賺到錢,也都會突然間遭遇滅頂之災。神話已經沒有了,艱難時世裏,你需要咬緊牙根,開動腦筋。再重複一遍,李嘉誠說過:隻有賺不到錢的企業,沒有賺不到錢的行業。
陳誌軍參加12月1日,《計算機世界》主辦的it財富年會後,回來說,:楊元慶苦逼了,他在會上很直白的說‘如果現在能有個人接替我的位置,我會趕快下來。’這意味著什麼?pc和軟件繼網絡之後也墮入寒冬,如果還不能“長一智”的話,這“一塹”算是白“吃”了。”
“都去了些什麼人?”王西譯問。
“來的是清一色的硬件或軟件廠商。”陳誌軍說。
“哦?丁磊沒有去,張朝陽沒有去,王峻濤也沒有去?”王西譯問。
陳誌軍苦笑一聲說,“沒有,他們和網站一起被人遺忘了。別人我不知道,張朝陽最慘,王誌東出走了,楊瀾吳征夫婦的陽光媒體與新浪網的股權置換,勢頭還是很大,被譽為跨媒體的藍橙之合。前者與新浪網股東之一的四通集團成立陽光四通,控股新浪網。這本是一招棋的兩步,彼此發生的時間卻相差兩個月。其結果是,楊瀾吳征開始真正接近新浪網主導權的核心,而作為新浪網原始股東之一的四通集團,當家人段永基也挽起楊吳的手臂借勢掌控新浪網。”
王西譯笑了笑,陳誌軍譯為四通集團是新浪的大股東,他不知道,他手裏的股票隻要拿出來,不需要聯手,即刻可以控股新浪。
反而吸引王西譯的是,出走的王誌東,隨即問道,:“王誌東下家是誰?”
“這個不太清楚,我想,以現在的市場情況,他應該會閑賦在家吧。畢竟市場大環境在這裏擺著。”陳誌軍說。
王誌東成功締造了新浪前半頁的故事,王誌東走了,新浪的故事卻仍然要講下去。而剩下的懸念就是:新浪的下一任主宰者是誰?吳征、段永基還是茅道臨?
“哦,對了,最近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在網上流傳:戴爾和華登投資都有意出售手中的股票。”
隨著新浪其它股東的一一出局(此果為真),段永基與吳征的力量將大大加強,慣於改造媒體的吳征必將會對新浪進行改革,而無論新浪如何變化,都可滿足段永基力爭把四通集團主業朝it和媒體方向轉型的意誌。
王西譯點點頭,說:“目前全球it業:芯片、pc、軟件、網絡,無一例外滑向了虧損的邊緣。大家都在**,這是it業回複固有價值的階段,這是調整期。
可它們不知道,還有更可怕的事,持續的低迷,正影響著人們對於恢複的信心。盡管有些經濟分析師們大言不慚地說,明年中,或者明年底,會有較緩慢地增長,但2001年預期的反彈成為泡影後,業界大多相信,這不過又是一種打氣的說法罷了。即使idc也承認,在美國911事件之後,所有的經濟預測都不得不重新做出調查和分析。”
2001年資本市場跟莊家、機構和券商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這幫被“政策市”奶大的“空手道”選手們竟栽倒在了“政策市”中,第一次站錯了隊、看錯了風向,沒有想到中國證監會年初請香港“鐵腕”監管史美倫北上,是鐵了心要整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