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的晉小西出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因為那個年代的中國,正是改革開放,社會大變革時期,在外來思想風潮的衝擊之下,所以那代人的神經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因為新的東西總是充滿新鮮感,讓人忍不住好奇之心想要去窺探,嚐試。所以不管是新的社會經濟體製,還是開放的思想情感,都在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之下逐漸被認可和接受。盡管這一過程注定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從古至今,有哪一種新生事物想要取代舊的觀念思想不經曆許多波折與坎坷就能夠輕易做到呢?不管是人自身的素質在提高,使得需求也在不斷提高,還是社會終是在變革中才能不斷前進。總之,那個時期的人,從頭發到腳跟都在散發著蠢蠢欲動想要改變的氣息。所以那個年代出生的人,自然而然就成為了接受改變和終被改變的載體!

那個年代出生的人,現在都已經成長為社會創造的主力軍,卻也無可避免的成為了社會形態不斷變革下的直接“受害者”。用辯證法的理論來解釋那代人的人生經曆,就是有過幸運也同樣擁有悲哀。幸運的是,當時的社會經濟有所提高,他們再不用像父輩、祖輩那樣艱苦生活,為生計為人身自由發愁,還能背起書包高高興興地去讀書,學習文化知識,說的再冠冕堂皇一些,還能追求理想,實現自我價值。悲哀的是,當他們日漸長大,雄心勃勃的闊步走在完美人生路上時,卻在當今社會嚴重的泡沫浮影下,麵臨著工作就業困難,物價房價瘋漲,婚姻家庭,甚至情感倫理多方麵的壓力與考驗,這才發現,他們腦中,心中的完美人生其實都是自己杜撰出來的,現實是何等的無情與殘酷。可是能有什麼辦法,誰讓咱投胎時沒有精打細算,偏偏趕上了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社會時期。

想想,仿佛這個社會所有的難題都是用來考驗80後的,他們就像是身披鎧甲,可以和一切殘酷現實作鬥爭的勇士,生存和適應能力不是一般的強。真的是這樣,否則時代也不會獨獨青睞這一代人!

拿現在人們普遍關心的開放二胎政策來舉個例子。當80後還是少不更事的幼童時,國家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滿大街的標語都是那幾句話,倡導什麼“少生優生,利國利民”,“隻生一個好”,還有什麼“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等等。這些話一直像名言警句一樣陪伴著80後的人生。也因此,那代人成了沒有兄弟姐妹,沒有兒時玩伴甚至沒有童年回憶的“獨孤一代”。當他們逐漸從這種形單影隻的孤獨感中走出,一路走到已經可以成家立業結婚生子,麵臨新的人生形態時,才發現自己已經處於“上有四老,下有一小”的生活窘境。在這種情況下,計劃生育已經不再是一種共識,國家全麵放開二胎政策,此時的80後正當年,自然當仁不讓的成為了生育主力軍。普通家庭供養一個“皇帝”已經力不從心,再來一個“王爺”,那可真是要老命的節奏。也許你會說,你可以不生啊,沒人強迫你!是,這話是有幾分道理。可是人生來就是矛盾結合體,他們會擔心孩子也會像自己一樣有孤單感,將來自己老了,孩子一個人會沒有依靠,沒人相互照應。擔心自己經濟實力的同時,還順手想為自己打算一下,等將來自己白發蒼蒼,沒有生活能力,不得不成為孩子的負擔時,兩個會不會相對的要減輕一些壓力呢?以前國家沒這政策,自己也沒必要考慮那麼多,現在既然這政策應勢而生,那自己那顆塵封已久的心難免會蠢蠢欲動,也再正常合理不過了。所以就有了各種考慮和各種否定,思來想去,原來是一鍋漿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