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起金剛心法,心情也逐漸平靜下來,不知道為什麼,這段時間,金剛心法的進步特別緩慢,眼看就要練到第六層了,可是卻無論如何也不能攀到第六層的峰頂。似乎總有某些東西在身體裏,阻礙著自己的前進。
讀心術這段時間進步倒還是很快的,現在基本上可以一天用好多次了,也不用那麼耗費內力,隻不過讀心術有個缺點,那就是一旦進入讀心術狀態,自己也就好像是一個呆子一樣,進入無神境界,其實這樣是很危險的,所以東方小飛一定要先確保自己人身安全的情況下,才敢使用讀心術。
最好的使用讀心術應該是運用超遠距離讀心,這是東方小飛自己研究的,隻不過超遠距離讀心需要的內力就比近距離的讀心耗費的多得多,而且極其不好把握,東方小飛現在試著用物體做實驗。
距離東方小飛窗口,大概15米左右,有顆大樹,東方小飛突發奇想,如果人能讀心的話,那麼植物是不是也能呢?
氣運丹田,經脈奔流,不一會兒,東方小飛就進入到無神境界,眼神也變的呆滯起來......
進到大樹中間的東方小飛,視線裏麵白茫茫的一片,怎麼不像是進入到樹的世界,反而來到一片海的世界。
依稀能看到藍藍的天,藍藍的海,不禁讓東方小飛聯想起今天備課時看到的莊子。
莊子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對中國哲學,尤其是對辯證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文學方麵,他開創了浪漫主義創作方法,文風詭奇變幻,吸引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愛好者,李白、蘇軾等都是受莊子影響而產生的詩壇巨匠、文學大師。《莊子·秋水》裏有兩段關於大海的描述都很精彩。第一處是河伯見海若的故事,莊子為了說明大海之大,先說人們熟知的黃河發大水的情形,由於百川灌河,水流巨大,以至於“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黃河神靈河伯便欣然自喜,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焉。但黃河之水與大海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了。當他順流而下,來到北海看到大海無邊無涯時,連一向自負的河伯居然也嚇得變了臉色,在海神若的麵前,終於露出羞赧之色,低下他那高貴的頭,還說什麼“我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這是用黃河大水做鋪墊渲染,襯托海水之大。海水究竟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