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腫瘤科疾病(3)(1 / 3)

【配方】穿山甲12克,製鱉甲12克,夏枯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野菊花30克,海藻30克,白英30克,望江南30克,紫丹參30克,全瓜蔞30克,牡蠣30克,昆布15克,山藥15克,南沙參12克,王不留行12克,露蜂房12克,桃仁9克,小金丸10粒(隨湯藥衝服)。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空腹服。

【功效】破血豁痰,解毒散結。主治乳腺癌中、晚期。

【方藥解析】本方藥物由四大部分組成。穿山甲、王不留行、桃仁、丹參、小金丸等,主要功能為活血化瘀,通絡散結,消積止痛;白花蛇舌草、野菊花、白英、蜂房、望江南等,能清熱解毒,抗癌消腫;夏枯草、全瓜蔞、昆布、海藻、牡蠣、鱉甲等能軟堅化痰、清化痰熱;山藥、南沙參能健脾養陰以護脾胃。所用藥物雖多,但製方仍嚴密。

蜂穿不留湯

【配方】露蜂房、穿山甲各9克,王不留行、石見穿、莪術、黃芪、當歸各15克,三七粉3克(吞)。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15劑1個療程。

【功效】益氣活血,解毒散結。主治乳腺癌。

【隨症加減】癌塊直徑超過3厘米,加水紅花子15克、桃仁9克、魔芋30克;已潰者,加太子參30克、土茯苓30克;偏陰虛加天冬15克、生地15克、天花粉15克;偏陽虛加人參養榮丸每日1丸。已潰者用千分之一濃度的本方湯液外敷,並將三七粉、白芨粉等量混勻外敷。

【方藥解析】露蜂房有解毒消腫作用,《本草蒙荃》記載本品“蜂毒乳毒並解”。該品提取物臨床上試用於治療多種癌症。水紅花子是蓼科植物紅蓼的果實。

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通常發生在宮頸陰道部或移行帶區的鱗狀上皮細胞及頸管內膜的柱狀上皮細胞,是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本病早期一般沒有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多已達中、晚期。常見症狀是白帶增多和陰道出血。白帶呈漿液性,或米湯樣,或洗肉水樣,且有惡臭味。

本病屬中醫“五色帶”、“崩漏”範疇。治療上常一方麵調補衝任和肝、脾、腎之虛,一方麵清理濕熱瘀滯邪毒,標本兼治。

臨床常用驗方如下:

三品餅方

【配方】①主藥:白砒45克,明礬60克,雄黃7.2克,沒藥3.6克。

②輔藥:紫草、紫花地丁、重樓、黃柏、旱蓮草各30克,冰片3克。

【用法】主藥研細,製成餅、杆型,紫外線消毒,上藥時用凡士林紗布保護陰道穹窿,將餅型或杆型藥敷貼於子宮頸表麵或插入宮頸管內,每5~7天用藥1次,連續用藥3~4周。輔藥研細末,高壓消毒,輔助外用。

【功效】腐蝕敗毒,清熱解毒。主治宮頸鱗狀上皮癌。

【方藥解析】本方作用主要是使宮頸癌組織壞死,自溶脫落,以保存子宮正常生理功能。

愈黃丹方

【配方】海龍1條,白花蛇3條,水蛭6克,土鱉蟲6克,人指甲6克,黃連6克,乳香6克,沒藥6克,全蠍9克,蜂房9克,黃柏9克,丹皮12克,龍膽草15克。

【用法】共研細末,用金銀花煎水為丸,外以雄黃為衣。每天6~9克,分2~3次吞服。

【功效】活血化瘀,消癥散結。主治宮頸癌。

惡性淋巴瘤

惡性淋巴瘤是原發於淋巴結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分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種。

其臨床表現主要為進行性淋巴結腫大,以頸部最多見,逐漸蔓到頜下、枕下、腋下、腹股溝等處。早期分散,後期可融合成大塊,並可破潰。全身症狀可見不規則發熱,盜汗,皮膚瘙癢,食欲減退,進行性貧血、乏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