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別讓勇氣成為任性的理由(1 / 1)

卷首

文/屈浩然

親愛的朋友,當你讀到這期雜誌的時候,想必已經是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正是出遊踏春的好時節。麵對如畫的美景,難免心情激動,激動之下就想挑戰自我,或者想走得更遠、攀得更高,或者想開辟出一條從未有過的道路……

是的,旅行的意義之一就是:不斷地發現和探索新的美景以及美景中的自我,因此,旅行其實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然而,當這種勇氣成為心血來潮的衝動之舉,笑話和麻煩也就接踵而來。回顧往事,我們不難發現,春天一般都是此類事情的高發期。

2014年3月初,遼寧錦州百餘名驢友相約進行登山、穿越活動,下山後卻發現有11人失蹤了,驚慌之下報警,警方出動了5路人馬,在春寒料峭、積雪尚未化盡的山上一直找到淩晨兩點,才找到那11名驢友。調查後才明白,原來這11人擅自脫離大隊伍去冒險,憑著感覺在山中亂走,最後迷路被困。

類似事情還發生在河南,2014年3月初,20多名驢友見天氣晴好,便相約去攀登太行山,在攀爬一處峭壁時,一名女隊員一腳踩空,從懸崖上失手跌落,還把爬到上邊的隊友連帶拽了下來,一起砸在下麵的一名隊友身上,3人當場骨折,無法動彈。在接到電話求助後,壹基金救援聯盟河南戶外救援總隊指派了離現場最近的安陽、林州支隊前往救援,救援隊一直忙碌到晚上6點,才將3人抬下山。而根據現場描述,這些驢友的攀登工具竟然隻有一根繩子,而且基本上沒有任何安保措施,簡陋和無知到這樣的地步,不出事故才怪!

頻繁發生的驢友被困事件,一度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很多網友送給這些驢友的一句話是——“nozuonodie”(意為“不作死就不會死”)。

其實,富於探險精神固然令人欽佩,但罔顧安全,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僅憑一腔熱血,沒有任何事前準備和安全常識,不了解當地的天氣、地形地貌,就敢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那真的是太任性了!

據了解,現在很多“驢行”活動,都是由個人在網上召集組織的,很多參加的人也僅僅是憑著一時衝動去報名參加,他們既缺乏專業的設備,也沒有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更沒有專業的後勤救援團隊,在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發生意外,而一旦發生意外,隻能耗費大量的公共資源去救援,社會成本極高。

2014年5月,重慶5名驢友違反相關禁令,私自前往武隆二王洞探險,因沒有掌握天氣情況,被突降的大雨所困,當地政府的工作人員,帶著警察、醫生與村民,搜索了一上午才找到他們。雖然5人並無大礙,還紮著帳篷、準備了食物,但這次救援卻耗費了大量人力,而且車輛、購買擔架、食品、水、照明設備等,也花費了大量的金錢。

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博士稱,驢友群體目前是一個小眾,雖然其潛規則是風險自負,但實際上一旦出險,不管是當地政府、警方還是民間團體,都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去進行救援,其社會成本依然很高。在當前的情況下,我國既沒有像美國那樣針對違規探險額外救援成本過高,而特別設定對“疏忽或刻意違規者”進行收費的法律,也沒有像我國台灣省那樣,頒布“救援所需費用可向被救援者收取”的規定,一切都隻能由救援單位自行承擔。

固然,每個人都有被救的權利,但作為成年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負責,珍愛生命,拒絕魯莽行為!別讓勇氣成為你任性的理由,更別讓社會為你的任性買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