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意識早關注,健康早實現(1 / 3)

(一)教師健康狀況調查

1.教師的職業容易導致疾病

教師是比較特殊的一種職業,其工作雖受人尊敬,但是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長期以來,人們都習慣了把教師看作是奉獻的代名詞,用“辛勤的園丁”、“照亮別人的蠟燭”對他們進行熱情的謳歌和讚美,卻往往忽略了對教師健康的關注,就連教師本人也習慣了這種奉獻而對自身保健重視不夠。其實,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他們是很容易被疾病侵襲的,隻有了解到這一點,才能從根本上增強教師們的自身保健意識,從而能夠早預防和早發現疾病,以達到促進教師身體健康的目的。

(1)教師是示範性工作

教師麵對的是學生,他們的言行會直接、間接地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長產生影響。所以,社會和傳統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們需要時刻以身作則、潔身自好,說話辦事要小心謹慎,以求不給學生留下不良印象。普通人一旦有什麼過失,人們通常能夠被原諒,但對於教師卻會嚴加苛責。這使得教師要時時緊繃神經,以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而長此以往就會對自身身心健康產生危害。

(2)教師是創造性工作

教師時刻麵對著幾十甚至上百名學生,這些學生來自不同家庭、性格各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教師既要給他們傳授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培養他們的思想品德,同時還要教育學生們更好的適應社會。隻有因材施教,才能夠取得好的結果。所以,教師需要耗費大量的情感和精力來觀察和分析學生,以求更好地幫助學生成材。這個過程貫穿了教師教學生涯的始終。這種工作的要求是育人,不但難度大而且工作量繁重,這是其他工作無法比的。如果教師不注意工作過程中的身心調整,就可能產生各種身心疾病。

(3)教師是艱巨性工作

教師的工作比較枯燥,他們天長日久地對不同的學生講解大同小異的內容。而勞動成果的顯示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不能很快從工作中產生成就感。由於教師的工作對知識更新的要求比較高,教師不但要承擔繁重的教學工作,還要長時間進行學習。因此使得許多教師不得不放棄休息和娛樂。特別是隨著班級人數的膨脹及過多的考試壓力與授課數量,導致教師的工作負荷量正逐年增長。教師除了應付學生之外,學校還有一大堆其他事務等著去做。教師的工作不僅變得沒有時間界限、空間界限,而且兼有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雙重特點。時間一長,疾病就難免了。

(4)教師是社會性工作

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所以具有很大的社會責任。現在,社會對教師的期望甚高且複雜多樣。教師不但要付出許多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學生,同時還要麵對來自家長、社會的諸多要求以及現實環境的種種限製。麵對社會上的一些不理解甚至是誤解,一些教師難免會對自身的社會地位及教育理想產生懷疑,並常有種“采得百花釀成蜜,為誰辛苦為誰忙”的失落感。而且當今社會日趨功利性,使得師生關係日漸淡薄,導致教師加倍用心於教學後所獲得的心理報償相對漸少。特別是在一些私立學校,家長們自認為是“消費者”並動不動就要把孩子的各種問題歸罪於教師,從而讓教師們頭疼不已。如果這種狀況得不到改善,就會使教師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疾病發生。

2.教師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某醫院曆時3個月,對985名中小學和大專院校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進行了健康檢查。其結果顯示,罹患腫瘤危險的教師人數為251人,占25.5%;罹患心血管意外危險的人數為469人,占47.6%;罹患腦血管意外危險的人數為482人,占48.9%。腦供血不足的人數為482人,機體疲勞缺氧狀態的人數為218人,高血脂的有214人,高血糖的有21人,高血壓的為136人,患有脂肪肝的有214例,男性教師中患有前列腺腫大的有341例,女性教師中患有婦科疾病的有209例。

可見,教師群體罹患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最高,其次為罹患心血管病的危險性,再次為罹患腫瘤的危險性;前兩者的發病危險性明顯高於正常人群。

另一家醫學科研單位的一次較大規模的調查顯示:教師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病率為7.8%,胃炎患病率為20.7%,慢性膽囊炎、膽結石患病率為7.9%,神經衰弱患病率為13.6%,神經性頭痛患病率為11%,心腦血管患病率為12.5%。調查顯示,50%以上的教師患有心身疾病。

除了身體疾病外,教師的心理問題也令人擔憂。目前,教師已經成為心理壓力巨大的職業之一。據權威統計顯示,30%~40%的教師經常性處於情緒波動之中,15%有心理問題,7%有心理障礙。

以上調查數字,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觸目驚心的。盡管多年以來我們的社會在努力營造一個尊師重教的氛圍,但是廣大教師的健康卻成了一個被人們忽視的角落。大量的事實表明,教師的健康問題已經到了引起全社會高度重視的時候了。不僅社會應該給予教師更多的關愛,而且教師本人也更要學會關愛自己,不要以透支健康為代價換取工作成績。

3.教師自我保健意識有待提高

盡管已經有許許多多教師被疾病所困擾,但教師的健康問題仍舊沒有得到很好的關注。一份調查顯示,隻有不足15%的受調查教師平時非常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況,並自認為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而大多數教師並沒有形成很好的自我保健意識,甚至有9%的教師對此顯得比較漠然———他們認為“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更有一些教師是直到疾病纏身,才“不得不”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

在關於教師職業病的調查中,表示“基本沒在意過”的比例為23%,自己本身就患有職業病或者知道本單位同事患有職業病的占66%。盡管不少教師對“職業病”並不陌生且有一部分人已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來防範職業病,但大多數教師的健康狀況仍然令人擔憂,所以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調查顯示,隻有33%的教師經常使用眼藥水保護眼睛;16%的教師使用護手產品,以預防手指皮膚被粉筆腐蝕;5%的教師平時吃些補藥調節身體狀態;5%的教師參加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