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我還是不說了,沒有零花錢,那可是不行的。”王佳琪終於決定不向家裏人說今天買獎的事了。
接下來的幾天,學生之間對此事的議論漸漸的淡去了,可還沒等羅任宇鬆口氣,嗅覺靈敏的記者們卻找上門了。
這天,正當羅任宇在上課的時候,校長突然親自來到教室將他喊了出去,出了教室門,校長直接把他帶到了教務處。
一進門,還沒等羅任宇開口問有什麼事,校長就嚴肅的對他說道:“小宇啊,有同學反映,前兩天在學校門口摸獎的事,聽說你是當天的主要參與人,至於你們違反校規的事,由於你的特殊情況,所以我也就沒再追究,現在有記者要來采訪了,你既是這件事的當事人,又是學校的宣傳大使,你可得好好的回答記者們的提問,不能給學校抹黑啊。”
見校長一見麵就給自己扣個大帽子,羅任宇立刻就明白了校長的意思,於是很配合的問道:“校長,謝謝您的寬宏大量,可是我可不懂怎麼回答那些記者的提問啊,那您看我該怎麼說才不給學校抹黑呢?”
“小宇啊,你不用擔心,該怎麼說,我這裏已經為你理了一份稿子,你現在抓緊時間把這份稿子背熟吃透,憑你的聰明勁兒,這應該不難,你就在這兒背吧,待會兒下課後,你來我辦公室,按照稿子裏的意思,回答那些記者的提問就行了。”說完,遞過一份稿子,校長就撇下羅任宇回他的辦公室了。
羅任宇拿起那份稿子,一看,差點沒笑出來,這那是什麼回答問題的稿子啊,簡直就是一份表彰學校老師們辛苦教育學生們的功勞稿嘛。不過對於校長的文學功底,羅任宇還是很佩服的,僅僅千餘字的稿子,不僅把買獎的事件上升到了,學校如何教育學生與社會不良現象做鬥爭的高度,還十分技巧的把這次事件說成了全校師生在黨的教育下,為社會做貢獻的典範。如此精品的稿子,真是難得啊。
千餘字的稿子,羅任宇毫不費勁的,分把分鍾就已經能倒背如流了。下課後,來到校長辦公室,麵對著記者們的話筒,羅任宇不僅把稿子中的精神,表達的淋漓盡致,讓記者和校長都十分的滿意,還巧妙的讓記者們答應不在報道中提及自己的名字。
從校長辦公室出來後,羅任宇感到輕鬆了不少。幾天後,各大報紙和電台,對買獎事件紛紛大幅報道,報道中,果然如羅任宇所料,記者們都將這件事歸結為學校成功的素質教育上。羅任宇所在的學校在媒體報道後,也如校長所願的得到了教委的嘉獎,學校的名氣一時間也傳遍了整個市區,校長也因此頻繁的受到邀請,參加著各種報告會,向其他的學校傳授著素質教育的經驗。
成功的將社會上的關注轉移到學校身上,羅任宇總算鬆了口氣,又重新的將精力投入到了雕刻品的創作上。
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雕刻,羅任宇終於完成了雕品的創作。這是由兩百多件單獨的雕品組成的一個係列的雕刻套裝。為了能讓雕品更具收藏價值,羅任宇不僅為每件雕品製作了精美的包裝和微雕書簽的說明,還為主題雕品起了名字——錦繡中華。
為了便於宣傳,羅任宇在羅聲寧的幫助下,還專門到中科院成都分院,用裏麵的高倍影象器材,為自己的作品,拍攝了進千張特寫照片,並且還專門製作了解說光碟。
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好後,羅任宇在羅聲寧和任碧芳的陪同下,再次來到了市雕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