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融合(2 / 2)

唯一讓羅任宇感到遺憾的就是那顱內異變形成的金色小人一時不知如何運用,自己所知道的記載中找不到與之相同的例子,隻有一些神識進化為識嬰的樣子和元嬰的樣子在形象上與之有些類似,具體的隻好留做日後慢慢實驗了,不過這個金色小人所蘊涵的能量卻能明顯的感到無比的巨大。

既然自己身體沒什麼問題了,羅任宇馬上又想到了,剛剛感受到的那三股來自山上的氣息。雖然有些很想馬上去看看這世上自己第一次感受到的具有修煉氣息的人到底是什麼人,但目前自己的情況讓他打消的衝動的想法。

畢竟自己這次來的目的不是為了找什麼同自己一樣修煉的人,況且身邊還跟著自己的爺爺奶奶們和自己的朋友,如果自己為了一時之快,萬一暴露出自己是個修行之人,那可就麻煩了,不說到時候無法向大家解釋,就算是解釋了,讓大家也都認同了這個事實,可以後大家會如何看待自己呢,還當一個小孩兒看待嗎?那肯定不會的,當成人看待更是不可能的,那最後隻有當怪物看待了。所以自己一旦讓別人尤其是家人和朋友知道這個秘密,短時間內讓他們接受那是不可能的。最好的辦法就是保住這個秘密。

雖然打消了前去查看的想法,但自身修為提升帶來的自信讓他有些躍躍欲試,不知道現在這混合真元中精神能的隱蔽特性和神識的遠距離的探察能力,是否能對那三個修行之人進行遠距離的暗中觀察。

略微思考了一會兒後,羅任宇覺得這樣具有隱蔽性的遠距離試探,還是可行的,於是一邊裝做觀看大肚彌勒的塑像,一邊放出三縷混合真元分別向山上先前感受到的大體位置探去。很快羅任宇就探察到,那三個修行之人在分別距報國寺大約十公裏處、十五公裏處和三十公裏處,這三人看上去,年紀近百,修為相近,都在地之界固體中期左右,可能剛才受到自己外放氣息的驚擾,都在不安的來回走動著,好似在思索著什麼。

雖然這三人修為不高,但羅任宇對發現修行之人的事,還是很高興的,至少知道了這世上還有人在修行,從這三個人修行的地點上看,在景區圖上分別對應著神水閣、萬年寺和九老洞,再從這三處地名上看,萬年寺和九老洞應該分別代表著佛、道二教,那神水閣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地方,但從報國寺以前叫做“會宗堂”的名稱上看,可以大體認定神水閣應該就是一個與儒教息息相關的地方。那這三個修行之人的身份就十分明了了,這三人肯定就是佛、道、儒三教的門下。

既然已經大概知道了那三個人的來曆,羅任宇也就不在多深究了,反正修行之人活的時間長,自己以後有空的時候再來探個究竟。

看到爺爺奶奶們,已經參觀完彌勒殿正準備向後麵的大雄寶殿走去,羅任宇趕忙追了上去。

基本上每座寺廟都有一座大雄寶殿,這裏也與其他的地方沒有什麼不同,要說讓羅任宇感興趣的,那大概就是殿內的對聯和殿內供奉的那些菩薩、羅漢以及各佛的雕像了。

遊覽完大雄寶殿,眾人又接著遊覽了七佛殿和藏經樓,過了七佛殿和藏經樓,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處群雕,有南海觀世音、金童玉女、東、南、西、北四大天王、伏虎羅漢、唐僧師徒、藥師佛、戒裝裹身的趙子龍和美髯飄拂的關雲長等眾多雕像,不過羅任宇怎麼看都覺得有些滑稽,一座佛教的重要寺廟,擺些佛、菩薩和羅漢以及神話當中的人物雕像那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把曆史當中的人物或是小說話本當中的人物跟這些也擺在一起,那就有些不倫不類了。

穿過群雕,眾人來到了報國寺最後的一個大殿——普賢殿,普賢殿顧名思義就是供普賢菩薩的,峨眉山之所以是我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主要就是因為峨眉山為普賢菩薩的道場。傳說普賢菩薩以前便是在峨眉山傳教說法的,所以峨眉山的各大寺廟中的最後一個大殿都為供奉普賢菩薩的普賢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