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拜師(1 / 2)

就在胡慎之還在苦苦思索的時候,羅任宇手中的竹片已經初顯雛形了,這時,亭子中的遊客也越聚越多了,人氣的聚集這是早在羅任宇的預見之中的,你想想啊,雕刻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很難親眼看到的,而且是現在這種現場雕刻,更何況雕刻者還是一個五、六歲大小的孩子,這樣的場景,那是想不吸引人們的眼球都不行啊。

沒多大會兒工夫,這“第一山亭”的裏裏外外就被過往的遊客圍了個水泄不通了,看著這越聚越多的人群,任碧芳看著她孫子的眼神愈發慈愛了,心中的喜悅更是無法形容。別說任碧芳了,誰要是攤上這麼個寶貝孫子,做夢的時候,都會笑出聲來的。

胡慎之這會兒,心中的疑惑也隨著羅任宇手中雕刻的進展也漸漸解開了,心中的驚歎卻又隨之升起,難怪任碧芳會那麼的推崇自己的孫子呢,這哪裏是個普通的小孩兒啊,簡直就是個天才嘛,一把不起眼的自製雕刻刀,在他的手中仿佛活物一般,隨著刀刃遊龍般的遊走於竹片之上,輕、重、緩、急,力道拿切的十分精準到位,這哪裏是一個初學雕刻的孩子啊,那不受外物侵襲的穩重神情,那紮實的雕刻功底,還有那巧妙而顯渾然天成整體構思,就連他這個專研雕刻幾十年的專業人士都不得不甘拜下風啊。

尤其是最後一點,胡慎之深深知道那種境界是多麼的難以達到,很多學雕刻的人無法創作出另人滿意的作品,大多就是因為這一點。雕刻的基本功那是可以經過多年的鍛煉和練習而達到的,心無外物的專注也可以通過長久的磨練而達到,可精妙的構思卻非練習和磨練而能達到的,那可是需要天賦的,一件上佳的雕刻作品,並非照貓畫虎而能達成的,那是需要雕刻者要有龐大而又豐富的想象能力的,是需要雕刻者站在多角度,多方位的考慮後做出作品的準確定位,為作品量身定做的製定出適合作品自身的視角和風格,使作品源於參照物而又在更高一個層次釋解出參照物,這才是雕刻的真正意義所在,也正是因為這點,雕刻才被人們稱之謂藝術。

隨著羅任宇手中作品的完成,“第一山亭”內傳出陣陣掌聲和喝彩聲。雖說這裏大多數人不懂什麼是藝術,但一件精美作品帶給大家感官上的享受,讓羅任宇耳邊讚美聲不斷。

“小朋友,你雕刻的東西賣不賣啊?”這時羅任宇身邊一位中年人上前問道。

“大伯,對不起,這件作品我是準備送人的,您要是不急的話,等會兒,我可以為您雕一個以“第一山亭”為背景的您的人物雕像,如何?”羅任宇笑著回答道。

“好,好,我不急,這次出來玩,有的是時間,但不知道,需要多少錢啊?”那位中年人,聽到羅任宇可以為他專門雕一個自己的人物雕像,心中的欣喜溢於顏表。

“大伯,我第一次賣我的雕刻品,我也不知道要收多少錢,這樣,您稍等一下,我去問問我爺爺,再回答您好嗎?”對於收費,畢竟是第一次,羅任宇心中沒底,隻好問問專業人士再說了。

“真是個誠實的好孩子,好,大伯在這等你,你快去問問吧。”如此誠實的話,讓這位大伯對羅任宇的好感,頓時又上了個台階。

與那位大伯說完,羅任宇便轉身來到胡慎之的跟前,將手中剛剛雕好的作品雙手遞了過去,然後說道:“胡爺爺,這是我的拜師禮,請您收下。”

剛接過雕刻品的胡慎之還沒等仔細欣賞,就聽到羅任宇的這麼突然的話,頓時就楞在了當場,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見羅任宇開始給他行拜師禮了,這樣強行拜師的事,可把這個平時開朗灑脫的胡慎之弄了個手忙腳亂,他可沒想到羅任宇會在這樣的情形下突然拜師,慌忙的把還在行禮的羅任宇扶了起來,說道:“小宇啊,這可不行,這可使不得啊。”

“師父,您都收了拜師禮了,怎麼還反悔啊?”還沒來的急向羅任宇解釋的胡慎之,聽到羅任宇這句話,噎的他半天說不出話來,心裏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這哪兒跟哪兒嘛,這拜師禮,可不是我要的,是你強給我的,我哪兒知道那是拜師禮啊。”胡慎之心裏暗暗的嘀咕著,此時胡慎之心裏那個冤啊,簡直都快趕上竇娥了。

圍觀的遊客也被羅任宇的突來的一手,給逗樂了。不少人跟著起哄,讓胡慎之收下羅任宇,齊龍、齊虎和黃芸也跑來央求他,讓他收下羅任宇,就連剛才剛剛與羅任宇達成協議的那位大叔,也過來勸道:“這位老哥啊,這孩子多好啊,這麼小的年紀就有這麼好的手藝,真是打著燈籠都難找啊,換了別人早都收下了,您怎麼還在這兒猶豫啊,快收下這孩子吧,過了這個村可再沒這個店啦。”

這時任碧芳也走了過來,向胡慎之質問道:“胡老弟,怎麼?你是看不上我孫子,還是覺得我孫子根本就沒資格當你的徒弟啊?”

“任大姐,你這不是罵我嘛,不說別的,就這麼多年我跟你們兩口子之間的交情,收小宇當我徒弟,那不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嘛,我之所以現在不答應,那是為了小宇著想,不信,你問問老曹和老李,你讓他們說說,就小宇剛剛雕刻的這件作品,說句不怕你們笑話的話,如果不是我還頂著雕協的職,我現在立馬可以拜小宇為師。”胡慎之激動的向任碧芳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