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童(1 / 3)

花謝花開,轉眼五年過去了。羅聲寧他們也早在兩年前,完成了除石門穀以外所有地方的科考工作。但石門穀卻幹耗了他們一年時間,也無法進入。這讓他們的信心倍受打擊。還好,他們很快就找到了新的“目標”——羅任宇。石門穀帶給他們的是失望、灰心;羅任宇卻給他們帶來了歡笑和希望。

羅任宇自從成為他們的孫子後,不停的給他們帶來驚喜。

在他六個月大的時候就會對著他們喊“爺爺”、“奶奶”了。

九個月的時候他就可以在任碧芳的保護下滿院子“散步”了。

十個月的時候,他癡迷上了聽故事。這本來是個令他們愉快的事情,然而在他癡迷程度不斷加深後,這成了他們的噩夢,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裏,他們從一開始的信手拈來到後來一聽他們的寶貝孫子要聽故事,他們就紛紛的找各種理由溜之大吉了。好在他一歲多的時候,他的注意力轉向了看圖、識字了。

很快,任碧芳就的發現她這個寶貝孫子有些“神奇”了。他識字很快,隻要講一遍就記住了。那些為他買回來的二十幾本幼兒讀物沒幾天就被他“淘汰”了。連為他準備的新華字典,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就能倒背如流了。

這讓為小任宇腦內陰影是否會有影響,而一直擔心的任碧芳放心了不少,至少到現在為止,對小任宇智力這一塊,她是放心了。

為了讓小任宇能夠繼續“神奇”,他們製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除了教學校的課本外,他們不但加大了他的閱讀量,什麼天文、地理、曆史、人物傳記、中外古典名著、科普讀物,還分別把他們所研究領域的基礎知識和這些年科考資料整理出來,不時的帶著他去營地做“實地教學”。沒辦法,每個人都想讓這個小神童以後能在自己研究的領域中大放異彩。就這樣,我們可憐的小任宇掉入了他們的“陰謀詭計”中。

然而,令大家更驚奇的是,小任宇對他們的“教學計劃”非但沒有一絲的厭煩,反而興趣很濃,並且學習的速度很快,理解能力非常強,不論教他什麼,他總是一教就會,而且還能舉一反三。雖然,他年紀很小,但他的精力卻出奇的好,從不知疲倦,一學習起來就好象是機器一樣,不知停止。尤其是帶他到山上營地做“實地教學”的時候,就象到了他的遊樂場,不停的采集各種標本,做著實驗,提著各種各樣希奇古怪的問題。真不知道他的小腦袋是怎麼長的,他經常能從一個學科的常識問題想到另一個學科的類似問題,有時候他那跳躍似思維的問題,讓羅聲寧他們這些專家都感到不隻如何回答。

雖然,小任宇的學習計劃安排的比較滿,但他總能很快的完成,而且他還能在“節省”下的時間裏,去研究他在學習和閱讀中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三國演義裏提到的八卦陣到底是怎麼回事;古時候的機關術又是怎麼回事;動物之間是如何交談的,它們的“語言”代表著什麼意思;中醫所講的經脈為什麼用現代最先進的儀器都無法探測出它的存在,而我們的先人又是如何發現它的;還有很多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和客觀存在的事物,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許多古靈精怪的問題,讓羅聲寧他們頭大如鬥,他們無法回答,隻有不斷的給小任宇買來各種相關的書籍,又為他配了一台筆記本電腦,讓他自己研究,或者上網查詢。自從有了電腦這個“超級教師”,羅聲寧他們終於鬆了口氣,凡是無法解答的問題,就讓小任宇自己上網查詢,漸漸的小任宇也養成了習慣,有了問題自己解決。這讓羅聲寧他們高興不已,終於不用天天麵對那鋪天蓋地,如同“噩夢”般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