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修煉元力以及精神力之外,李白在這半年裏還細心研究起當初武婆婆送給他的那本太上心經了。雖然太上心經已經被高力士給燒了,但是,裏麵的內容他卻一一記下了。
曾經的太上心經曆曆在目。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洋洋灑灑不過數百字,但其中卻蘊含著天道至理。
尤其,當李白開始按照那太上心經的說法修煉的時候,他發現這本太上心經簡直是太深奧了。甚至說現在的李白隻能領悟其中的皮毛而已。
可即便如此,按照那心經上修煉,李白仍然能夠感覺到自己體內的變化,經脈和肌肉開始拓寬、元力不斷地得到提純升華,尤其是子時、醜時,修煉者心經更是效果倍增。此刻,李白方才明白為何當日武婆婆會特別提示這兩個時辰必須修煉太上心經。
而且更重要的,修煉這太上心經竟然改變了李白因為服用大量丹藥而使得元力虛浮的情況。
仿佛每一點元力都是辛勤修煉得來的而並非依靠服用如丹藥、天材地寶、妖核之類外物提升來的一般。元力等級提升的快而且十分紮實。
否則總是依靠丹藥來提升實力,那元力不夠紮實,根基不穩的話,在突破瓶頸的時候就會變得異常困難。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服用太多丹藥的原因。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李白每每修煉之際,口中便不住地默念,仿佛每念一次都能有新的領悟一般。
然而,這太上心經雖然是一種極強的功法,但是,李白總感覺到這似乎是一套功法總綱。除此之外,還有應該很多的東西在其他的篇章之中。那些篇章大概就是武婆婆讓自己尋找的殘卷了吧!
“大哥哥,我們都在這裏呆了半年了。周圍的靈藥差不多也都采沒了。我們什麼時候離開這裏?”紫菱嘟囔著小嘴,看著李白有些無聊地問道。
李白緩緩睜開了雙眼,練氣六重的氣勢油然而生。此刻雖然他的等級依然不高。不高,卻比之先前要強大數倍。練氣鏡每提升一個層次都是非常困難的。要不是李白有著大量的資源供其使用的話,恐怕現在還在練氣一重徘徊呢。
然而,正如當初東岩子告誡的。真正的強者是在生死拚殺之中磨練出來的。單純依靠修煉而缺乏實戰經驗的強者,不過是花瓶,很容易碎的。
李白點了點頭,微笑道:“紫菱,今天我們便離開這裏,向新的地方前進。這半年時間,想必你已經將這片空間了解的差不多了吧!和我說說。”
紫菱吐了吐舌頭,隨即一笑:“大哥哥,我還真的觀察了一下這個空間的情況。據我觀察,這裏是一個十分廣闊的世界。它到底有多大我還真不太清楚,據我猜測應該有數百裏。而且,我們應該是處於這個空間的邊緣之地。”
“哦?何以見得?”
“從這個山洞一直往東走的話,不過一百裏被一種十分強大的結界阻攔。而且,越往東方,那裏的妖獸等級就越低。往南和往北情況也差不太多。不過,往西我潛行兩百裏左右沒有發現盡頭,但是卻發現了一個奇特的宮殿。而那裏才是真正的煉獄之門所在。我們現在不過是在外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