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這裏,周副主席強調指出:“劉誌丹對黨忠貞不二,很謙虛,最守紀律。他是一個真正具有共產主義品質的黨員。”
周恩來興奮地同各位交談了兩個多小時,最後他詢問大家還有什麼要求時,裴周玉說:“報告周副主席!我剛剛從醫院出來,以前的馬匹被摔死,槍支也上交了。請給我重新配備,以便上陣殺敵!”“沒問題!”周恩來一口答應,並馬上安排,使之愉快地走上了工作崗位。
這些被派到第二十八軍工作的幹部聽了周副主席的一席話後,深受啟發與教益。他們到任後,嚴格遵照周恩來的指示,認真地工作,妥善處理上下級與幹部之間的關係。
追隨劉誌丹打伏擊
在裴周玉的記憶裏,劉誌丹常說:“革命需要建立統一戰線,敵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我們增加一份力量,敵人就減少一份力量。”他還反複強調團結的重要性。
1936年初,劉誌丹率部隊東征抗日。劉誌丹、宋任窮一行在奔赴前線途中碰到了正回瓦窯堡的黨校三班班主任習仲勳。他倆跳下馬來,同習仲勳緊緊握手。劉誌丹語重心長地對老戰友說:“仲勳,向受過整的同誌都說說,過去了的事,都不要放在心上,這不是哪一個人的問題,是路線問題,要相信黨中央、毛主席會解決好。要聽從中央分配,到各自崗位上去,積極工作。後方的工作很重要,我們有了鞏固的後方,前方才能打勝仗。你要帶頭做好地方工作。希望大家不要想自己的委屈,而要堅持革命意誌,我們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大眾,不是為了個人。”習仲勳聽了深為感動,心裏想:一個人能這樣一貫以大局為重、委曲求全,真是少見。
同樣,劉誌丹對中央派到第二十八軍來協助工作的幹部,也非常尊重與信任。裴周玉感同身受:他與劉誌丹共事期間,第二十八軍內關係融洽、戰鬥力強。
裴周玉到部隊一個多月以後,紅二十八軍奉命由安塞出發北上,擬從佳縣以北渡過黃河,進人晉西北地區,配合南路紅軍迅速打通走向抗日前線的道路。
當他們一行到達巡檢寺時,飛馬傳來軍委命令:要求紅二十八軍向神(木)府(穀)蘇區挺進,打通陝北蘇區與神府蘇區的聯係。於是,裴周玉隨紅二十八軍於3月20日從巡檢寺出發,經過兩天行程到達佳縣的花石崖宿營。23日,由花石崖前進,準備奇襲高家堡之敵。為此,需要通過百餘裏的白色區域與碉堡林立的封鎖線。
這天,部隊加快了行軍速度。正當中午時,裴周玉一行爬上了一個三四百米高、十來裏長的山梁。在山梁頂上舉目遠望,光禿禿的黃土山梁蜿蜒曲折,重重疊疊,像一條黃色飄帶,一望無際。
正在大家高興地天南地北侃侃而談之際,前方突然傳來“停止前進”的命令,大家的話音戛然而止。原來,劉誌丹騎在馬上向四處瞭望時,突然發現左側的山溝裏有一股敵軍,正與紅二十八軍同一方向前進。雖然還不知道敵人的數量和意圖,但他果斷地命令部隊停止前進,並立即派參謀前去通知已爬過山梁的前衛第一團準備戰鬥。
劉誌丹繼續觀察敵人,從人數和武器的多少,到毛驢有幾頭,最後他輕鬆地說:“山澗裏的敵人是運送糧食的,隻有一個排,是蔣介石給咱們送來的慰勞品。”隨後他先對唐延傑參謀長說:“就組織機關同誌去殲滅這股敵人吧。”接著又對大家說:“這股敵人隻有35人,19頭毛驢,既無後續部隊,又無戰鬥準備。地形條件對我們非常有利,隻要從山梁上衝下去,就可以迅速殲滅這些甕中之鱉。我相信機關的同誌一定能完成任務!”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保證完成戰鬥任務。”隨後,部隊挑選了60人組成突擊隊,並指定軍部楊參謀擔任突擊隊長,裴周玉擔任指導員,還挑選了10餘人組成騎兵班。
排兵布陣就緒後,劉誌丹仍然在山頭上居高臨下觀察敵人動靜,親眼看到有的敵人解開了棉衣扣子,歪戴著軍帽,有的斜背著步槍一拐一拐地趕著毛驢。劉誌丹興奮地左手拍著裴周玉的肩膀,右手指著敵人,說:“特派員,你看這些狗熊的狼狽相,哪有什麼戰鬥力呢?你去告訴參謀長馬上準備戰鬥,不要讓敵人爬上前邊的北山梁。”說完,劉誌丹和裴周玉、楊參謀及騎兵班長來到左側山梁,用手指著說:“突擊隊分成兩隊,一路從敵人右側這條山溝衝下去堵住敵人的後路,一路從那條山溝衝下去攔腰把敵人截成兩節後,分割殲滅它。騎兵班要快馬加鞭,從山梁上的右側,隱蔽地趕到敵人將要爬上的那條山溝小路的前頭,埋伏在山腰上等候突擊隊趕到後,同時發起衝鋒,一舉殲滅之。”
劉誌丹話音剛落,裴周玉等紅軍突擊隊官兵,如同猛虎下山一般衝到了敵人跟前,用手槍和刺刀對準敵人的胸膛高喊:“繳槍不殺!”結果,未發一槍一彈,敵人就兩手舉槍乖乖地向紅軍投降繳械了。
裴老自豪地說,這次戰鬥從發現敵情到結束戰鬥隻用了不到一個小時,俘敵35人,繳獲步槍19支、衝鋒槍3支、手槍2支、輕機槍1挺、毛驢19頭、糧食3000餘斤,還解救了13個運糧的群眾,而我軍沒有任何傷亡。
親曆劉誌丹東渡黃河
紅二十八軍進人賀家川一帶後,進行強渡黃河的準備工作。裴周玉陪同劉誌丹等軍首長一道,有時跑到部隊了解和檢查渡河的準備工作,有時去村裏找群眾研究水情和船隻的情況。一天,劉誌丹和裴周玉同一位60多歲的老大爺交談。老大爺說:渡河有三不過,春汛(淩汛)不過,夏天特大水情不過,刮黃風不過。現在春汛眼看就要到了,上麵河套裏一解凍,房子大的冰塊順著河水往下推,船一下水就會被撞壞。劉誌丹聽後,果斷地做出決定:在春汛之前過河!
羅峪口是山西臨縣直通神木、榆林的一個重要渡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閻錫山派一個小團的兵力憑著碉堡工事固守在此。紅二十八軍經過多次勘察,最後將渡口選定在羅峪口西南的河西岸,那裏山陡河窄,水流湍急,正是敵人最易疏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