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文/方文
同樣是浙江衛視聯合星空傳媒旗下燦星製作
《中國好聲音》時,采用購買“寶典”的方式直接“移植”國外成功節目,手中曾有一份荷蘭製作方給的長達200頁的版權說明書。無論是宣傳片頭、節目logo、導師拿麥克的手勢、現場紅色背景等包裝,還是視覺元素,《中國好聲音》與荷蘭原版《TheVoice》均無二異。在移植過程中,燦星不僅照抄了原版的賽製流程,還給導師提供了有細節有衝突的“互掐劇本”,甚至連剪輯節奏、鏡頭切換都恨不能與原版完全同步。雖說有缺乏創新之嫌,但成熟的荷蘭模式的確帶給中國觀眾一場酣暢淋漓的視聽體驗。
引進國外版權的《我是歌手》,卻在依葫蘆畫瓢上“先天不足”。據湖南衛視常務副總監李浩介紹,原版《我是歌手》是韓國MBC電視台2012年3月開創的一檔頂尖歌手級別的競賽類音樂節目,一經播出就成了韓國2012年人氣最高的電視節目,其巨大的影響力讓韓國總統李明博也“瘋狂”。
但湖南衛視購買節目版權之後,韓國MBC電視台並未給出一份詳盡的“寶典”。而且原版節目第一季與第二季的比賽模式完全不同,中國版引進的是第一季的比賽模式——7位歌手擂台賽。李浩說:“我們借鑒了韓國節目的舞台設計、現場音響效果標準和節目環節,但根據湖南衛視的定位和收視人群氣質,做了很多改變,例如我們的經紀人團隊都是芒果名嘴,評審唱票過程有專業樂評人全程監票等,力求讓節目本土化,流程更公正。”
節目監票評委的音樂製作人宋柯則對湖南衛視能有勇氣製作這樣的節目表示敬佩,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這樣大牌的陣容,還需要排位,無論是歌手還是電視台,都是勇氣可嘉!”
有人說,人類所進行的各種創造活動,大部分是利用前人已有的成果進行增減組合,若因此而出現前所未有的新奇事物,便是“創新”。2013年4月19日,湖南衛視又將推出一檔以紅遍歐美的《XFactor》為範本並做了本土改造的主打音樂的節目——《中國最強音》,蒙牛最終以5億獨家冠名第一季。但不知《中國最強音》又將做什麼樣的本土改造,其未來又將如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