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
“看了三屆,《我是歌手》最討厭大話癆洪濤,話風磨人。”
“你是唐僧轉世,超級討厭。”
“年度最討厭人物獎——洪濤。非他莫屬!每次宣布成績我就想把他撕碎!若非體格好,根本受不了!”
在微博搜索框輸入“洪濤”二字,上麵這些網友留言就蹦出來了。不就是在宣布結果時,懸念搞多了點,煽情久了點,催淚效果做足了點,你們就這樣討厭《我是歌手3》的導演洪濤?至於嘛!
三年節目看下來,洪濤在《我是歌手》裏擔任的角色,恰恰是很多站在節目幕後的導演所不能比的。
首先,為什麼《我是歌手》需要一位總導演在最後宣布結果?《歌手》本是有客串主持人的,完全可以讓他來宣讀結果。或者,從每期觀眾裏選一個代表,擔任公布結果之角色。但,這都不及總導演宣讀的效果好。這其實是節目屬性所決定的。
大咖在《我是歌手》裏激烈對決後,需要一個絕對權威的人來公布最終排名,以確保明星接受、粉絲信服。這種“大開”後的“大收”,縱然有點“話嘮”,但絕對是回歸節目本質之舉。集萬罵於一身,有魄力啊。
其次,作為《我是歌手》唯一的對外發言人,洪濤很合格。節目已經播了三季,外界所討論的那些話題都差不多。無非就是這個明星淘汰有黑幕,那個觀眾落淚有假,這個排名有問題……麵對這些質疑,洪濤處理得遊刃有餘。
從目前來看,今年的“雇人當觀眾”、“何韻詩炮轟”等,都在適當時機滅了火。當然,大多時候,這個大老爺們“發言人”是靠溫情在關鍵時刻提節目品質。如陳潔儀淘汰,洪濤大哭不舍。擁抱陳潔儀,看到了這個“討厭的人”的另外一麵。
最後,洪濤能在“生死關頭”震場。今年的《我是歌手3》,發生了很嚴重的一件事,韓紅、孫楠在台上借感謝樂隊之機,從而拉票。這可把導演洪濤惹毛了,導致他首次在錄製當中黑臉,並鄭重重申了競演規則,不點名地對幾位歌手提出警告。這鏡頭,雖然被刪了,但看得出這是洪濤給所有明星一個下馬威。
當說完上麵這些,你還是覺得洪濤很“討厭”。那隻能這樣說,這種“厭”,恰巧就是他權威的極致體現,是他太愛這個節目的側麵證明。《我是歌手》這塊牌子如果要繼續升值,珍惜節目模式比得罪幾個歌手,更值得怒發衝冠一把。
三年前,有歌手拒絕洪濤的理由是這樣的,“我輸得起前輩,但我輸不起張傑、張靚穎。”而現在,他們不但輸了張傑,還輸了張靚穎。越發覺得,《我是歌手》存在的意義,就是把那些高高在上的歌手,慢慢拉下神壇。
在“綜二代”、“綜三代”越來越難玩的情況下,我們更加需要洪濤這樣的“討厭”角色。愈“討厭”,愈珍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