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念念不忘的執著(1 / 1)

情感驛站

由著名導演張艾嘉執導,彙集了梁洛施、張孝全、李心潔、柯宇綸等眾多實力影星的青春愛情電影《念念》,近期有望在內地上映。

《念念》是張艾嘉經曆五年沉澱後推出的最新作品,身為導演的她為電影付出良多,亦傾注了自己最真實和最深切的感受。“《念念》的這個故事一直非常吸引我,”張艾嘉表示,電影所表達的青春愛情會令人十分著迷,“幾個主人公都愛得很深,那都是青春特有的情感,既有念念不忘的執著,也有一念之差的遺憾。”

《念念》是一個關於愛與青春的感人故事。年輕的畫家育美(梁洛施飾)發現自己懷了深愛的男友阿翔(張孝全飾)的孩子,但母親(李心潔飾)因為難產而死的陰影一直籠罩著她,讓她迷失方向。

而夢想成為奧運拳擊手的阿翔卻因為眼疾的關係,正麵臨被禁賽的命運。與此同時,自父母離婚後一直渴望家庭溫暖的哥哥育男(柯宇綸飾),在父親去世後終於鼓足勇氣,邁出了去台北尋找失去聯係的妹妹的腳步。

在電影《念念》裏,張艾嘉用深情的視角,講述著繁華的大都市中,幾個年輕人對於愛情與親情的承擔和奉獻。“《念念》是一個包容了多重情感的故事,”張艾嘉希望,電影可以“引發觀眾對於青春的共鳴,讓大家感悟人生中那些讓人牽念的情愫。”

拍攝《念念》,是張艾嘉自推出作品《一個好爸爸》後首度執掌導筒。不單電影裏的故事令人動容,導演在戲外所花費的巨大心血也頗引人讚歎。

此次,張艾嘉力邀闊別影壇已久的梁洛施複出,演繹內心世界豐富而敏感的女主角育美。影片中,梁洛施將攜手台灣“人氣小生”張孝全,在大銀幕上共同譜寫一段怦然心動的“熱戀”。

《念念》是曾兩度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在華人影壇備受尊崇的導演張艾嘉,睽違5年再執導演筒,也是張艾嘉繼《20.30.40》後,睽違10年再度回到台灣拍攝的作品,從開拍至今都令傳媒觀眾高度期待!

已經5年沒有作品的張艾嘉曾表示,自己拍攝的電影產量很少,總想找到自己喜愛或想說的題材,才會去進行。《念念》當初是投資本片的鬆澤國際影業老板給她看一個日本朋友蔭山征彥寫的故事,原始故事中三個主人翁都和現在人一樣覺得孤單、覺得不被了解,而這一切似乎都和“愛”和“家”脫離不了關係。

對於大量出現的海洋意象,張艾嘉也說:“浪來浪去,像是我們人的情緒、我們的人生,人生好壞都有,也會迷失,也想自由……”此次前導海報更特別的是,張艾嘉導演也親自寫下了文案:“你任意的在我心頭出出入入,像一個不受控製的音符,跳動在我的神經在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感人肺腑的情感元素,《念念》的先導海報和預告片中,還多次出現了“美人魚”的意象。巨大的美人魚尾形象,在《念念》的先導海報上占據了約三分之一的位置。

而此次發布的預告片中,“在大海的深處,有一個沒有人知道的美人魚宮”、“媽媽騙我們的啦,世界上哪有美人魚”等台詞,似乎也在暗示,“美人魚”將是一個能夠牽動電影走向,並影響片中兩代人關係的關鍵因子。

在導演張艾嘉看來,“美人魚”在電影中的存在,更多時候是作為“夢想”的代名詞。“美人魚代表著夢想,是從小時候就一直留在我們心底的那件事,”張艾嘉解讀稱,夢想是青春獨有的印記,也是《念念》中三個主人公內心都擁有的東西。

此外,張艾嘉認為“美人魚”這個元素,還“象征著電影中人物對於生活的勇氣,和對於愛的延續”。導演相信,通過電影中這條略帶神秘感的“美人魚”,《念念》可以向觀眾展示出最勇敢的青春和最美好的愛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