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夏季有“防”要牢記
垂釣是一項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被越來越多的男性朋友所喜愛。但在垂釣活動中,如果不注意自我保健,也有可能對您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眼睛損傷。水麵像鏡子一樣會反射太陽光,當垂釣者長時間注視水麵時,陽光中的紫外線和紅外線會直接反射至眼內,使視網膜溫度迅速上升,導致視網膜損傷,表現為視物模糊、視力下降、視網膜水腫或出血,出現異物感、刺痛、畏光、結膜水腫充血、眼瞼痙攣等。
日射病。垂釣者長時間暴露於陽光下,誘發日射病,出現頭昏、頭痛、耳鳴、眼花、惡心、嘔吐等。嚴重者會導致痙攣、暈厥等。長時間日曬還容易引起皮膚損傷,如出現紅斑、脫屑、起皰、色素沉著、濕疹等。
蚯蚓病。蚯蚓是多種病菌的宿主,當垂釣者被魚鉤劃傷後,病菌會趁機侵入人體,引起各種疾病,尤其是蚯蚓常攜帶的革蘭陽性短弧菌對人體危害最大。
垂釣者若在有血吸蟲的水域中垂釣,極易感染血吸蟲,引起血吸蟲病。
為了防止這些危害,喜愛垂釣的男性朋友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采取一些防範措施,如備一頂太陽帽,以便垂釣時遮擋陽光;垂釣時注意視力調節,經常向綠陰處眺望或閉目休息片刻。如出現前述症狀應立即停止垂釣,及時就醫。垂釣時還應注意衛生,不要在被汙染或有血吸蟲的水域釣魚。接觸蚯蚓後應仔細洗手。當手被魚鉤劃傷後,應及時清洗消毒,並包紮好,以防各種病菌感染。
炎炎夏日,遊泳是人們十分喜愛的一項運動。它既能防暑,又能增強體質。但如果忽視安全和衛生,則很容易發生危險。因此,夏季遊泳莫忘“五防”。
防淹溺。遊泳時,一定要摸清水域情況。即便是熟練掌握遊泳技術的男性,也不應到情況不明的水域遊泳。此外,必須學會自救與救人。如果遊泳時不慎落入深水區,應盡快采取仰臥位,頭向後仰,口、鼻露出水麵呼吸。溺水者被救出水麵後,應立即清除其口、鼻內的淤泥及嘔吐物,對神誌喪失、頸動脈搏動消失者,應立即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
防抽筋。遊泳時,如果發生腿腳抽筋,切莫驚慌失措在水中亂蹬,應迅速采取以下措施:腳趾抽筋時,用兩手強行掰開腳趾往下按壓;小腿抽筋時,用手握住小腿按摩,將腳趾向腳背方向拉伸或用患腳使勁向下蹬踹,可製止抽筋。之後應立即上岸,通過曬太陽等方式使肢體暖和起來。
防耳道炎。為了保護耳部,遊泳時下水前在外耳道塗少許抗生素軟膏,可以保護皮膚,減少水的浸漬。遊泳後應將耳內殘留水擦幹,以免耳內潮濕促使細菌生長繁殖。
防結膜炎。不要去不清潔的水域遊泳。遊泳後用潔淨潔水洗臉或3%硼酸水洗眼,或用0.25%氯黴素或利福平眼藥水滴眼,每天4~6次。
防皮炎。工業廢水、生活汙水等可導致接觸性皮炎或過敏性皮炎。遊泳後應常規用清水衝澡,更換衣服。若出現皮疹,及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3.“秋凍”鍛煉要適宜
誰都知道“春捂秋凍”這個道理。除了年老體弱以及慢性病和體溫調節功能差的人,對多數健康男性來說,“秋凍”還是符合健身養生的科學道理的。
眾所周知,人是恒溫動物,體內有一套完善的體溫調節係統。作為這個係統的“司令部”——大腦皮質下丘腦,也隻有在接受氣溫變化的刺激下來增強體溫的調節能力,提高機體的耐寒抗菌能力,進而為適應寒冬的到來打下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長期的恒溫環境隻能使人的熱適應能力下降。氣溫稍有改變而添衣保暖,就是在製造這種恒溫環境。這樣,沒有得到鍛煉的大腦皮質下丘腦,一旦與寒冷接觸,就可能抵擋不住致病細菌的挑戰,從而容易導致疾病。
體溫調節能力是可以通過日常生活對冷環境的逐漸適應加以提高的。從秋天開始的耐寒鍛煉就是提高調節反應靈敏度的最有效手段。
給自己暴露於冷環境的機會,包括不要穿得過於厚實、嚴密。實際上,過早、過度保暖,身體出汗又不易覺察,反而容易感冒。
要進行冷適應。從秋天開始,要逐漸培養用冷水洗手、洗臉,喝冷開水的習慣。這是一個逐漸降溫的過程,而且效果顯著。但需注意每次冷水衝洗後,要用幹毛巾擦。
4.警惕冬練“雙刃劍。”
運動是一把雙刃劍,過量或不適宜的運動能傷害身體,甚至造成猝死,在冬天的晨練中尤為突出,不可不防。所以冬練應注意以下幾點:
1.季節適應
深秋初冬,天氣乍寒,尤其是大風過境,寒流降溫時,一些人對寒冷的“應激反應”強烈,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皮膚微小血管收縮,容易造成心血管意外。一般經過4~6周後,進入真正的冬天,機體適應了低溫,反倒相對安全些了,這就是“冷適應”過程。
2.溫度與風力
據北京市74萬人心血管病10年監測結果顯示,北京市的急性心肌梗死與腦卒中都是與平均溫度呈典型性逆向相關,即平均溫度越低,則急性心肌梗死與腦卒中發病率越高。研究表明:當從室內走到室外,受0℃以下的冷空氣直吹麵部,可立即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和血壓升高,造成心絞痛發作。因此出門前要做好保暖措施。
3.生物鍾節律
按生物鍾現象,人體在下午4~6時,心血管功能處於最佳狀態,其次為上午10時以後,最差是清晨6~9時。因此,如果健康狀況良好,則一天的任何時候運動都可以,如果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心功能不全,則宜選在下午4~6時活動,或在上午10時以後外出,盡量不要淩晨冬練,因為這時交感神經張力急劇升高,心血管負擔最重。大霧天氣不僅空氣汙染重,且濕度過高使空氣中氧含量相對變少,也不宜晨練。
4.運動量
冷天本已使機體耗氧量增多,淩晨又是危險時刻。因此老人冬練運動量要相應減少,不然容易使有氧運動變成無氧運動,結果適得其反。
5.飲食調養
提高機體防寒能力的飲食原則是高蛋白、高熱量及充足水分。蛋白質有一種特殊熱動力作用,使機體不怕冷。充足的水分能保證機體有良好的循環,不易凍傷。
三 注意運動不宜事項利健康
運動鍛煉對有一些事項是必須要注意的,比如健身的異常現象,如果不加以注意,有可能會引起大的病變。再比如運動有五不宜,這可能是大部分人都常犯的錯誤,有必要引起男性的注意。
1.注意健身運動中的異常現象
自我感覺是生物機體的自然反應,也是每個人身體變化的信號。自我感覺分為正常感覺和異常感覺。人的正常感覺常有渴、餓、困、乏、冷、熱、脹、痛、麻等,這些感覺可隨著條件的改變而消除。在健身活動中,當發現有異常感覺時,應暫停活動,就醫診斷處理或谘詢專家。
(1)頭暈在健身活動中,除開始練習某些旋轉動作外,都不應出現頭暈的感覺。若發生持久或短暫的頭暈,則不應勉強活動,應去醫院做心血管係統和頸椎方麵的檢查。
(2)頭痛在一切體育活動中或活動後都不應發生頭痛感。發生頭痛時,應停止活動,側重於心腦血管係統的檢查。
(3)喘喘在運動中是一種正常現象,隨著活動的強度不同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喘,經休息可恢複正常,這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如果輕微活動就喘,且休息很長時間還不能恢複,這屬於異常現象,應停止活動,側重呼吸係統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