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中老年人的性事問題(2)(1 / 2)

過去的傳統說教和社會偏見,認為人進入中年後,就應該對性生活逐漸感到厭倦,步入老年期,就應該沒有性欲了。如果老年人還有性要求,就屬於不正經“人過40歲天過午,50(歲)不近床,60(歲)不近婦”。使老年人的性觀念、性興趣受到極大的抑製。

在人類,性是與生俱來與死同歸的一種正常生理功能。人到老年期,仍然有性功能、性要求和性能力。老年婦女雖然喪失了生殖能力,但仍保持一定的性生活能力,還可獲得興奮、愉快和美好的感受,有益於身心健康。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結構與功能都不可避免地發生著衰退變化,性功能也不例外。進入老年期後,性功能減退、性欲降低是普遍的生理現象。但是。老年人的性觀念、性興趣和性能力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與年齡不成正比。這是因為性功能除體內性激素因素外,還受心理社會因素和健康狀況的影響。總的看,男性性功能減退較女性晚;身體一向健康,到老年期也沒有嚴重疾病的人,比體弱多病的人性功能減退要慢得多。

了解男女老年性生理變化,就有可能會消除性的不安、焦躁、恐懼等思想負擔,態度變消極為積極,並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生活質量。

老年夫妻要按照自己的特點來達到性生活和諧,不能依照年輕時的模式。主要應當注意延長性交前戲的時間,不必次次苛求射精。選擇身體適合的姿勢,要把感覺集中到心理和情緒上。保持節製的、和諧的性生活,可延緩生殖器官的衰退,有益於健康長壽。也有的人認為自己年齡雖大,但仍精力旺盛,性能力維持不變,以性欲強、性要求頻繁來顯示自己不老,會導致體力消耗過大。

老年夫妻的性活動,不能等同於性交。感情上的依戀更需要。到了老年性生活較少依賴於強烈的性高潮,更多地來自性生活的互相愛撫,如果每一次都期望達到性高潮,反而會抑製雙方的性生活樂趣。老年人對異性的需要,除了性生活外,更需要感情上的交流,這是老年人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柱。老年夫妻經過多年來已感受到的性體驗。已使他們很自然地轉換了做愛方式,對愛的理解也更深沉、更現實。愛不僅僅是性愛,它包含的內容比原來的含義廣泛得多,例如彼此間的承擔義務、保護、體貼、關懷、理解和忠誠等。老年夫妻雙方的相互依戀,在生活中有更多的情趣和寄托。他們語言契合、體膚的親近、出自愛心的撫慰,這都是老年人主要的性行為——“伴戀”,“少年夫妻老來伴”,其真正含義也在於此。

老年人保持適當的性生活是身體健康的表現。有益無害。對老年人來說,性生活不能濫無節製,也不應長期中斷。濫無節製會導致性功能過早衰退,因為過於頻繁、拖延時間和半途中斷的性交,會造成神經-肌肉組織過度緊張和性器官淤血,這會引起生殖係統的感受一傳導部分發生炎症和損傷,導致過早的性欲減退。相反,過早地停止性生活,反而會使性器官萎縮,對健康不利。保持適度、有規律、有節製的性生活,能使精力充沛、精神愉快,有助於保持腦年輕,防止腦老化;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各組織係統的新陳代謝。

老年人性生活的滿足感。可以增強對生活的信心,有利於克服老年抑鬱症,各種疾病的死亡率。也有相對降低的趨勢。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影響壽命的核心問題,老年夫妻要以科學態度和健全的心態來對待性生活,防止衰敗心理。可以保持有節製的、和諧的性生活,但應該“重情不重欲。”

老年人有長期性生活的體驗,喪偶或配偶有性功能障礙,得不到滿足與性和諧;老年人再婚得不到社會支持,有時還受到社會的鄙視和兒女的反對,造成他們在心理上產生對性偏執。

美滿婚姻的確是人們健康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長壽老年人除了在生活上具有良好的習慣之外,大多數夫妻和睦。精神愉快。生活上的關懷體貼,精神上的安慰支持無疑對健康長壽是一劑良藥。離婚的男女與有美滿家庭的人,平均壽命要短得多。盡管離婚後有的另有新歡,但與婚姻美滿的同齡男子相比,心髒病、肺癌和胃癌的發病率要高出2倍,肝硬化發病率要高7倍,高血壓發病率約高3倍。據統計,喪偶當年而辭別人世的人亦屢見不鮮。人的情緒和心境取決於夫妻雙方的感情是否真誠,關係是否融洽。一對恩愛的伴侶,一個美滿的家庭,無疑給夫婦雙方的健康長壽奠定了基石。有了愛的家庭,才會充滿溫暖歡樂。良好的精神狀態有助於調動身體內在的積極因素,抗禦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延長人的壽命。相反,夫妻反目為仇,老年喪偶或終身不娶嫁的老年男女,終日鬱悶憂傷,就會幹擾人體內激素正常分泌,內髒器官功能失調,血壓升高,造成心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