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蓮上人自是知曉這小公主是老皇爺的掌上明珠,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無奈隻好軟語哄慰。
可她一個六十幾歲的出家人,過慣青燈獨對的冷淡生活,哪來的這多耐心嬌慣小兒?很快就灰冷了心思。隻好另作別圖,再做打算。
數天之後,金蓮上人慢慢看出這刁蠻任性的小公主對誰的話語都違背,就是肯聽雨孤雲的吩咐,不論怎樣皆可以,叫人奇怪。
仔細打聽出詳細,才明白二人之間的情分竟是共曆生死換回來的,不禁暗暗地讚歎。同時有個計較浮上心頭,以為或許可行,便說與老皇爺知曉。
老皇爺聽聞金蓮上人說要先教雨孤雲武功,然後叫雨孤雲教給龍月兒,倒驚訝。問明緣由後也覺得無奈,隻好點頭。讓人把雨孤雲喚來,好好地吩咐叮囑一番。
雨孤雲本有爭強好勝之心,也自然願意學習武藝。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向金蓮上人恭恭敬敬地叩下頭去,算是認師之禮。
金蓮上人見這少年容貌俊美,氣宇不凡,倒也喜歡。以為能收到這樣的徒兒關門,可算作大上之幸。
待教過三、五日後,金蓮上人不禁驚訝,才知這個少年竟是不可多得的習武奇才。
舉一反三隻是尋常,更能從所學中自尋變化,領悟精奇,把金蓮上人沒有說破的奧妙演化出個大概。似這樣的徒兒教起來自然快樂,叫金蓮上人得償不曾有過的喜悅,是為師之道裏所謂‘得天下英才教化之’的得意。
龍月兒自從和雨孤雲一同經曆過患難之後,雖然不能深悟其中情意,但也懂得自己的周全都是雨孤雲忍痛拚死換來的,是以對他依賴得更加地厲害,無時無刻不扯著他的衣襟跟隨。隻要轉臉不見雨孤雲的身影,便要把正逞得燦爛的笑意瞬間換成哭泣,叫淚水橫飛起來。
皇爺府上下見她如此,皆都無奈,隻有慌忙四下裏去喊雨孤雲來。龍月兒也乖,隻要遠遠地望見雨孤雲的身影過來,就能把淚水收拾起,立馬換成一副美麗的歡顏,令眾人叫絕。
老皇爺雖然昏聵,卻是個從戰場的生死裏拚殺過來的血性漢子,從來不講善惡,可極重恩仇。
自從得知雨孤雲為護佑龍月兒所做的一切後,以為自己欠他的人情巨大,是以不論雨孤雲如何,就再不肯吼他一聲。並吩咐府中上下其他人,都不得為難他半分,拿他當知近的人看待。
隻是嫌他年紀還小,若與他說些人生如何的鹹淡言語倒有些滑稽,叫老皇爺想起來鬱悶。
雨孤雲自從跟隨金蓮上人學習武藝後,便立刻迷入其中,不能自拔。
才知人間並不是隻有這一個肮髒壓抑的世界在,武學裏還另有一個純粹幹淨的天地可以叫自己快樂。
其實何止這一個?隻要你喜歡上一個行當,也就擁有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是別人無法窺視和爭搶的廣闊。
而隻有在這樣的世界裏才能獲得純淨而平和的歡愉,是塵世裏沒有的喜悅。
雨孤雲和龍月兒相處日久,自然了解這個小人兒的脾氣。知道她是爭強好勝的秉性,最喜歡博人的誇獎,是以用言語挑逗,叫她和自己一同練習武功。
龍月兒畢竟還小,哪有雨孤雲這般的奸猾?隻當是遊戲一樣和他一起蹦跳,倒玩得不亦樂乎,以為比其他有意思。
光陰荏苒,如滑行在水麵上的小艇,經不住日月的輕輕一撥就飛速向前,沒有滯澀。唯見身後留下的那一道漸漸蕩漾的漣漪正泛起悄波,然後平靜,不肯留下丁點痕跡可尋。
而蒼白的記憶又怎能隻憑著這點虛無的證據就喜怒?總要在夜深無眠時把過去拿出來一遍遍地溫習,卻總是不小心遺失那些微小的細節,叫畫麵漸顯模糊,直到再也分辨不清,這便是老去的過程吧?
但人生就是如此嗬,沒有什麼可以扭轉的餘地在。不管誰怎樣地不甘心,也留不住少年的那份青澀,拒絕老來的那縷花白。都隻能任憑歲月拿在手裏把玩,一點點剝離掉你曾拚命挽留的珍惜,叫你直到一無所有,和來時一樣幹淨地去。
才知生命隻是個赤條條,什麼都不需牽掛的過程,不論如何行走都不能跨出生死劃定的界限去。
若知這一層,才發現人生不可悲也不可喜,隻是平靜而已,一如佛陀常有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