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石佛俠薑楚(2 / 2)

數日後得到消息:薑楚自己花得甚少,大多散給了窮苦人家和街頭乞兒。且出手豪闊,一次便是百多兩。若節儉些,叫他們活到養老都夠了。

周老爺聽罷好不心疼,哀哀地嚎著頓足捶胸,如喪考妣,不勝其悲。

但痛哭卻擋不住薑楚第四次登門。

周老爺也知這個道理,是以花重金請來隱居在泰山上的幾位武林宿輩到府中幫他保護家財。

不想薑楚卻奸猾,早得到一心向他的窮苦人告知,遲遲不見來。

周老爺自然不肯花大把的金銀整日養著這幫自恃無恐、高陡崖岸的粗魯武人在家為患。見薑楚不再現身,以為他怕了,也就將這些人遣散。

孰料他們一早剛走,薑楚中午便到,把周老爺僅餘的金銀古物全都搬上大車,揚長而去。

周老爺顧及性命要緊,並不敢追,隻得閉門自悔,再次嚎啕一番發泄。

同時也想明白其中竅要,知道薑楚明著是一個人,其實暗裏不知有多少受過自己欺壓的人幫他。

薑楚也知此地凶險,不能停留,早早地隱匿行藏,埋入蒼茫人海不見蹤影。

這般生意所獲雖豐厚,但風險自然也大。十幾年做下來,不知有過多少次死裏逃生,命懸一線的凶惡時候。

好在薑楚也是淡看生死的性格,並不為意。他將從貪官手裏劫掠來的金銀財物大多散與窮苦百姓,時日一長,叫聲名遠播。

街巷間盛傳他有金剛法體,刀槍不入,猶如石雕;又因他救濟貧窮,行俠仗義,是以得下‘石佛俠’的喝號。

說起來也就在十年前左右,江湖上和市井間提氣這個名頭猶如當空日月,光明燦爛,人人敬仰,好不顯赫。

更有不少得過他幫襯的人家常年供奉著寫有他名號的長生牌位,早晚一炷香,虔心膜拜。

這一年薑楚來到河南境內,夜晚投宿在一個偏僻山村的窮苦人家裏。

待吃過晚飯,和那老翁坐在院中乘涼。

薑楚問起這左右可有什麼邪惡欺人。老翁淡然一笑,道:“有又如何?官府都不敢管呢。”

薑楚聽得不忿,道:“官府?官府隻頂個屁。”老翁卻被他嚇一跳,道:“輕聲些,小心被人聽去。”

薑楚見他顏色有異,道:“哪個凶狠?竟將你嚇成這樣子?”老翁壓低聲音道:“你不知道嗎?最近為了給九千歲修建生祠,我們這裏已經鬧出十幾條人命。唉——沒個活路了——”

薑楚奇怪道:“給九千歲建生祠與你們有何幹係?為何要鬧出人命來?”

老翁瞪目瞧他片刻,道:“你真是個外來客,竟問出這等言語?我問你,九千歲的生祠要誰來建?”薑楚道:“老百姓嗬。給他建就是,有何為難的?”

老翁搖頭苦笑道:“若似你所言倒簡單。不但要我們建,還要我們出錢呢。”薑楚笑道:“生祠者,小廟罷了,能花費幾文錢?各戶攤下來,也該沒有多少吧?”

老翁又歎一聲,道:“原該是如此。可你不知嗬,我們這裏的大老爺為了巴結那九千歲,不但要建生祠,還要用檀香木為九千歲塑像。這也罷了,還要搜羅奇珍異寶裝入塑像的肚腹之中充當心肝肺腑,算下來竟要萬多兩金銀,攤到各戶頭上要十五兩呢。你想想,我們農家一年下來也不過收入二十幾兩,待捐完這筆錢,明年還拿什麼活命?豈不要等著被活活餓死嗎?你說——唉——”

老翁端起陶碗,喝下一口粗茶,抹一把嘴巴,又道:“這些日常有那交不起銀錢的和登門的官差廝打,最後竟被活活打死,已經十幾個人了——再有幾日就收到我們這個村子。可這剛剛入秋,麥子還在地裏沒有收,教我拿什麼去換錢?我愁得嗬——唉——”

薑楚聽到這裏才恍然。

老翁拿眼光向正漸黯淡的夜色裏望過一圈,見籬笆院外沒有人過往,放下心來,道:“你不知嗬,這官府為了防備有人起來鬧事,安排了無數的眼線。你若隨便說什麼叫人聽去,不等天亮,就有人拿著繩子來捆綁你,將你關入大牢了。你從外鄉來,言語可要小心些,不要拿什麼都說,恐怕惹禍臨頭嗬。”

薑楚點頭稱謝。

這多年來行走江湖,經危曆險,叫性格原本魯莽的薑楚也早學得乖巧,不再如年輕時那般淺薄。知道隱藏心思,察言觀色,以圖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