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O2O: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重塑者(2 / 2)

目前線上企業采取的O2O主要有廣告模式(向線下企業收取廣告費,在網上麵向消費者提供搜索、評論等信息服務,如大眾點評、趕集網等)、代理模式(與線下企業進行傭金分成,通過在線優惠券購買或者在線預訂向線下導流,消費者線下消費,由線下商家承擔主要的客戶服務,如拉手網、美團網等)、商城模式(用戶直接在線上企業整合的行業資源渠道上進行直接購買,線上商城收取傭金分成並負責主要的客戶服務,如到家美食會、易到用車等)。

目前線上企業的O2O多僅僅涉及營銷層麵,本質上並未能影響或改變消費的流程和客戶的體驗,普遍在產業鏈上處於弱勢和下層,隻能通過傭金分配獲取收入,隨時可能被線下企業一腳踹掉。線上企業要獲取穩定和高額的利潤,必須向線下延伸,而要順利延伸就必須建立好自己的“被利用價值”,通過線上平台,聚攏大規模、高黏度的客戶,為線下企業服務;在掌握用戶數據的基礎上,為線下企業提供一係列的增值服務。例如OpenTable便是憑借其技術領先的ERB(Electronic Reservation Book)係統將餐廳庫存電子化、通過網站預訂提升餐廳訂餐效率,利用軟件係統和用戶訂單雙管齊下,抓住線下企業,這種做法值得中國那些隻會代客做促銷的O2O網站們學習。

線下企業:向上優劣並存

而對於線下企業而言,過去隻要投入廣告,就能產生巨大產出效果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所有線下企業都麵臨著過剩經濟和互聯網的雙重衝擊,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實現由微笑曲線向武藏曲線的過渡,傳統企業也必須主動或被動地全麵觸網。

但線下企業觸網的障礙,其一是互聯網基因和互聯網思維的缺乏,線下企業普遍隻是把互聯網當作一種工具,甚至隻是一種營銷工具,而沒有意識到網絡也是一種存在、一種價值,不能真正做到以用戶為中心,完全打通和運營線上和線下兩個平台,因此,往往是在傳統線下領域越成功的企業,在互聯網領域失敗得越徹底。

線下企業觸網的第二個障礙便是渠道的衝突。我們可以將線下企業分為兩種,一是品牌商或製造商,二是渠道商或零售商,O2O營銷的關鍵其實就是“把推廣變成互動、把媒體變成渠道”,線上平台對於傳統渠道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衝擊。正如麥肯錫的數據表明,中國消費者每在網上消費100元,其中有61元是替代線下消費,線上平台大肆掠奪實體零售的蛋糕,線上線下如果分配不均,必然會爆發劇烈的渠道衝突。

對於品牌商或製造商而言,線上代表著未來的趨勢,線下代表著現實的收益,如何平衡線上線下的利益機製,並建立更高一級的共享目標,使線上線下各個渠道成員形成全局營銷的意識,構建線上線下優勢互補的格局,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未來的O2O時代,通過情感式互動和精準營銷先行,開發出更多個性化、體驗性強的商品或服務,利用自媒體時代的傳播特性繞過渠道商直接建立麵向消費者的窗口,通過線上營銷引流、通過粉絲社群體驗式參與生產來建立品牌、全麵鋪開線上銷售渠道、全方位的線上線下聯動,將是品牌商突圍的關鍵。

而對於渠道商或零售商,如何抵禦線上平台對自己市場份額的蠶食及盈利模式的衝擊,在產業鏈中重新定義和構建自己的價值,避免在O2O浪潮下被消費者和品牌商拋棄,則是關係到自身生死存亡的問題。隻有通過供應鏈的精細化運作整合產業資源、通過體驗式情感營銷整合客戶資源,在體驗式營銷和體驗式交易中建立自己的渠道品牌,渠道商或零售商才能做久做強。

總而言之,真正的O2O=精準互動的社會化營銷(碎片化渠道+個性化內容)+線上線下虛實互動。隨著O2O模式的發展壯大,O2O 與LBS 相結合、O2O 與CRM相結合、“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移動互聯”三位一體將會越演越烈,未來可能出現互聯網企業實體化和傳統企業互聯網化兩大浪潮。最終,隨著移動互聯網及移動終端(如智能手機)的普及,Online 與Offline 的界限逐漸模糊,消費者實際上將處於一種永遠Online 的狀態,線上線下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 O2O也將變為O&O (Online and Offline),這才是線上虛擬世界和線下現實世界最完美的融合和互動。

編輯:王巧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