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缺失了一大半,已經無法再供人長生了。那些諸侯國有從此結下深仇大恨,互相征伐不斷。”
“至於那些門人,他們憑借各自搶到的典籍,結合其中的隻言片語,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形成了各種不同的門派。”
“等一下。”我攔住了尼姑:“你的意思是,儒墨道法,百家爭鳴,他們的思想來源於同一部書?”
尼姑點了點頭。
“這怎麼可能?我可從來沒聽說過,孔子孟子,或者老子墨子是教人長生的。”
尼姑嗬嗬一笑:“道不輕傳。當初長生的法門隻是透漏了一丁點消息而已,就讓天下大亂。這些人當然不敢再明目張膽的說出來了。再者說了,他們這時候的注意力,也不全在長生上了。典籍已經毀掉,長生是不可能了,但是裏麵的一些道理,可以教化百姓。”
“這樣一直到了四百年後,秦始皇一統天下。他又動了長生不老的心思。”
“而偏偏就在這時候,有了一個驚才豔豔的術士。據說這人叫公孫衍。他四處搜尋,挖掘前人的墳墓,把能找到的典籍殘卷,全都找出來了,然後再結合自己的領悟,居然寫成了四卷天書。”
“四卷天書?”我聽到“天書”兩個字,心裏頓時一驚。因為我想起來,我的斷劍裏麵,好像也刻了一部天書,隻是不知道這部天書,是不是公孫衍寫出來的那部天書。
“然後呢?天書在哪?”我問尼姑。
尼姑說:“公孫衍憑借這四部天書,已經修煉到了長生的境界。人得到長生之後,接下來想的自然就是富貴。不然的話,讓你一輩子忍饑挨餓,就算是有長生也不願意活著了。”
我點了點頭。
尼姑繼續說:“所以公孫衍帶著天書,就去了鹹陽,想要把天書獻給秦始皇,給自己帶來榮華富貴。”
“可是他忘了,六國雖滅,但是還有一些餘孽存在。這些六國的舊臣當然不希望親王獲得長生,不然的話,他們複國的希望就太渺茫了。”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術士,研究了一輩子長生,始終沒有頭緒,聽說公孫衍身上有天書,也想要搶走。”
“然後呢?”我緊張的問。
“然後,在函穀關外爆發了一場大戰。公孫衍的屍體被馬踏成了肉泥,徹底死掉,而他的四部天書,也在大亂中毀滅了。”
我重重的拍了一下大腿,心想:“這些人太搗亂了。有兩次長生的機會啊,都被他們給毀掉了。”
尼姑歎了口氣:“典籍雖然毀掉了,但是公孫衍好歹還有一些門人。這些門人也聽過師父的隻言片語。也留下來了一些修行的法門。雖然從古至今,再也沒有長生的人了,但是……誰知道呢?也許哪天就遇到一個天才,憑借這些法門,就修行到長生不了了。”
“那法門是什麼?”我已經急得要抓耳撓腮了。
“法門很簡單,天底下的道士都會,就是打坐練氣,呼吸吐納。”尼姑看著我說。
而我驚呆了:“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尼姑肯定的說。
“既然這麼簡單,為什麼沒有人成功?”
“一來,不是所有人資質都那麼好。天下的聰明人很多,這些聰明人願意為官做宰的占了十之八九,願意出家修行的不到十分之一。所以……你看到的修行人,大多是腦筋不太好使得。”
我看著尼姑頭上的帽子有點想笑,不知道她算不算是腦筋不好使的。
“二來,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大毅力。有些人雖然出家了,但是放不下俗物。在廟裏麵爭奪廟產,在廟外麵爭奪家產,身上戾氣太重,怎麼可能長生?”
我點了點頭。
尼姑淡淡的說:“還有第三。也許有人已經修成了,但是他們沒有露麵罷了。有東周和秦初的兩次大亂,已經足夠修行人吸取教訓了。誰也不想成為下一個公孫衍。畢竟長生可以讓人不老,卻不能讓人刀槍不入。”
這時候,我心中一片空明,站起身來,向尼姑鄭重得多:“多謝你了,今天聽了你一番話,讓我茅塞頓開。”
尼姑笑了笑,沒有說話。
我坐在船上,心中激蕩不已。我感覺自己就可以修成。或許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覺得自己是這世上最與眾不同的一個人。
無論這是不是我的錯覺,我既然得到了導引術,就要修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