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指人體內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出現以血糖增高為主的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疾病。
經濟的飛速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許多人的飲食中攝入的熱量越來越多,完善周到的設施又使人們的運動量越來越少,這些都是導致糖尿病的原因。
專家提醒,合理的飲食習慣、科學的運動方法及積極的心理狀態是防治糖尿病的3大因素。
(1)合理的飲食習慣
首先須確定每日攝入的熱量。熱量來源不僅僅是主食,還包括點心、飲料,一天吃的喝的全部能量都應該計算在內。每人每天所需熱量因年齡、性別、工種不同而有所差異。對於運動量較少的中老年人,每日攝取的卡路裏須嚴格控製在低水平。家庭主婦的勞動屬於輕體力勞動,每日所需熱量為1400~1680千卡,具體還須結合身體狀況而定。
定下一天所需總熱量後,即可搭配相應的食物配料。食物大致可分為以下4大類:
以糖為主要成分的食品(殼類、薯類)。
以蛋白質為主要成分的食品(魚、肉類、奶製品、蛋、大豆)。
以脂肪為主要成分的食品(黃油、植物油)。
以維生素和礦物質為主要成分的食品(蔬菜、海藻、菌類)。
一定量的糖質、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營養成分。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單單指卡路裏總量的滿足,更強調這些營養成分的均衡搭配。其實,隻要注意營養平衡,普通的家常膳食足以滿足人體健康的需要。
(2)堅持鍛煉
隨著現代社會交通工具的發展和普及,以車代步的人們越來越缺乏運動,以至於社會越發達糖尿病人越多,這也從另一方麵證明了運動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運動促進血液循環,促進肌肉對糖的吸收利用。運動持續10分鍾以上時,肌肉細胞內的糖原幾乎耗盡,開始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和遊離脂肪酸。隨著運動時間的繼續延長,體內消耗的能量來源逐漸轉向脂肪。因此每天30分鍾以上的運動,有助於降低血糖減少皮下脂肪,從而避免肥胖。
運動關鍵在於長期堅持。比如做體操、大踏步走等都是簡單有效的鍛煉方法。如果是上班族,可以利用上下班少乘一站公交車,而代之以步行。注意一定要大踏步地快速走,以微微出汗為宜。遊泳也是很好的運動方式,或者參加健身俱樂部,跳跳操,打打球,換著花樣活動四肢,既鍛煉了身體又增添了樂趣。
(3)控製不良情緒
不良情緒也是導致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人的情緒主要受大腦邊緣係統的調節,大腦邊緣係統同時又調節內分泌和植物神經的功能,因而心理因素可通過大腦邊緣係統和植物神經影響胰島素的分泌。
當人處於緊張、焦慮、恐懼或受驚嚇等狀態時,交感神經的興奮將抑製胰島素的分泌;同時,交感神經還將作用於腎上腺髓質,使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間接地抑製胰島素的分泌、釋放。如果這種不良心理因素長時期存在,則可能引起胰島β細胞的功能障礙,使胰島素分泌不足的傾向性最終被固定下來,從而導致糖尿病。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因不良情緒和精神因素而誘發糖尿病,不良精神因素對胰島素分泌的影響主要限於中老年人,多因該年齡段患者的內分泌功能減退,胰島β細胞數量逐漸減少,功能下降,因而不良心理最容易使中老年人發生糖尿病;也不是說一般的情緒不良,就能導致糖尿病,隻有強烈的刺激,而且反複、持久地作用於機體,同時機體的胰島β細胞及使血糖升高的其他內分泌腺對上述刺激又特別敏感時,才可能誘發糖尿病。
因此,作為糖尿病的易發人群——中老年人,應當把控製不良情緒,作為預防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一個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