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薩德,以色列立國的利器
閱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後,猶太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成立了“哈西雷默”和“哈加納”。哈加納是希伯來語“防禦”的意思。哈加納的情報機關叫做“薩伊”,薩伊的主要工作是監聽英國人的電話和阿拉伯首腦的電話,不僅如此,他們還把耳目伸進了咖啡館這樣的公共場合,為了覆蓋更多的公共場合,薩伊發展了上千名成員,其人員結構非常的複雜,涉及各行各業,其中包括新聞記者、女秘書、賓館服務員、郵局投遞員、電話局接線員……到1936年底的時候,猶太人的間諜網已經覆蓋了整個巴勒斯坦。可以說,他們可以得到他們想要得到的任何信息。
薩伊們不僅能力驚人,而且表現得相當有膽識,這裏麵當然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原因——因為成立時間過於短暫,薩伊還沒有經曆過失敗的痛苦。薩伊甚至與魔鬼合作,他們和納粹德國黨衛軍頭子、間諜首腦海因裏希·希姆萊簽訂了一紙協議,探討將猶太人從德國遷移出去的可能性。為了實現這種可能性,也為了從東歐、西歐,甚至全世界將猶太人遷移到巴勒斯坦,哈加納和薩伊的代表們在今天以色列城市特拉維夫秘密集會,成立了負責接應非法移民的組織,這就是後來的摩薩德。
當時,摩薩德的主要任務是通過非法途徑向巴勒斯坦地區偷運猶太人並購買武器,以應付肯定會發生的與巴勒斯坦人的衝突。最初的摩薩德是被用來接收非法移民的,這和今日摩薩德的行動範圍大相徑庭,但是這是由於不同曆史環境造成的,對於尚未建國的猶太人來說,接收和轉移非法移民過來的猶太人確實是當時他們的首要任務。當以色列複國以後,“摩薩德”這個稱呼也就沿用了下來。
摩薩德成立之後,他們在法國巴黎設立了秘密的歐洲總部,並且向德國柏林派去了一名間諜,作為與納粹蓋世太保接頭的聯絡員,他們希望能夠完成和納粹德國黨衛軍頭子、間諜首腦海因裏希·希姆萊的協議,將猶太人遷移出德國。1940年,法西斯德國占領巴黎後,摩薩德成員大部分轉入地下活動。隨後,德國法西斯展開了令全世界震驚的麵對猶太人的殘暴行為,引起了全世界的憤怒,這使得猶太人獲得了廣泛的同情和支持。摩薩德在法國的活動也得到了法國諜報機關提供的支持。到1945年,摩薩德已經擁有接近400名誌願人員。
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建立國家後,其第一任總理戴維·本·古裏安就指出:“我們需要出色的情報工作來幫助我們求得生存。我們的國家是地球上最小的國家之一,但是我們必須建立全世界最優秀的情報機關。”在這個戰略思想指導下,以色列國家領導者一直著力於情報工作,積極組建摩薩德,使其為新建立的以色列國家的利益和安全服務。
不僅是國家重視情報工作,因為大多數以色列人認為情報活動直接關係著這個猶太國家的生死存亡,所以在情報工作方麵,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也沒有像以色列那樣全力以赴。由於猶太人長期身處逆境,養成了強烈的民族意識,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的猶太人,一般都有為以色列服務的願望,因此在以色列摩薩德情報安全係統中產生了巨大的內聚力。摩薩德的情報機關工作效率很高,他們在短時間內能完成各項艱難的任務,在世界上聲譽卓著,被西方稱為世界上最有效率的6個情報機構之一。而且,摩薩德情報機關的工作得到社會力量的廣泛支持。在以色列的300多萬人口中,有100萬居民是來自世界82個國家的移民,摩薩德可從這些移民中選擇和招募各行各業和懂得各種語言的專門人才進行情報活動。另外,散居在世界各地的1200萬猶太人對於摩薩德的情報活動也給予了各個方麵的支持和幫助。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存在一個猶太人社會,這是摩薩德建立情報網的最有利條件之一。
以色列人民和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之所以如此重視和支持國家的情報工作,是有著深厚的曆史基礎的,從以色列建國開始,一直到曆史上影響以色列生存的曆次中東戰爭,每一次重大的曆史事件中,無不活躍著以色列摩薩德特工的身影。
(摘自華文出版社《斬首:摩薩德之怒》 作者:黃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