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一)(2 / 2)

徐燭說:“自古道先到為君後到為臣,皇軍還是最信得過您的。”

幾天後,河陽縣城裏的夜襲隊就歸徐燭的保安隊指揮了。

徐燭的生日,第一個前來賀壽的就是楊斌全,他不但自己帶來了相當看的過眼去的壽禮,而且還替竹內修臣捎來了賀禮。

一見到徐燭的麵,楊斌全就對他說道:“徐兄,你的麵子真夠大的,大佐去省城開會去了,也沒有忘記讓我替他捎來禮物。”

“那還不是托您的福嗎?”

徐燭親自陪著楊斌全喝茶,他一邊為楊斌全斟茶,一邊不經意地問:“又要準備秋季掃蕩了?”

楊斌全說:“想必是,太平洋戰場一拉開,兵員捉襟見肘啊,你看看,這幾日來的兵都是些孩子兵和老頭兵。這樣下去撐不了幾年了。徐兄,要早找好退路啊!”

徐燭睜大了眼睛看著楊斌全,說:“哦,楊兄看來已經找好了退路了?還請為我指點一二。”

楊斌全苦笑一聲說:“我們和日本人早就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了,隻有一條道跑到黑了,哪裏還有退路可言。不像張嘯天他們,是拿著蔣介石的委任狀來的。”

徐燭神色黯然,久久不語。

楊斌全湊近他的耳邊,低聲說道:“真到日本人不行了的那一天令兄徐明侯那裏會為您開脫的,何必現在就垂頭喪氣呢?”他的話半是安慰、半是試探。

這次輪到徐燭苦笑了,他猛抽了幾口煙,說:“徐明侯?笑話!真到那一天的時候別人會放過我他也不會,再者說了,就是他放過我,我們徐家也饒不了我。現在就是我去投奔他,他都會把我立馬殺了您信不信?整個河陽城裏的人都可以向他投降,唯獨我不行。”

兩個人如坐愁城,長時間沒有說話,他們好像忘了今天本來是個大喜的日子!

徐府內外戒備森然,五步一哨十步一崗,怕的是有人借機生事。今天來給徐燭祝壽的不僅僅是中國人,日軍裏麵的頭目們也來了幾乎一半。

午時不到,前來祝壽的人就熙熙嚷嚷了。他們在偌大的徐府裏到處轉悠,看不完的直欄橫檻、峻宇雕牆。

徐府家菜名滿河陽,其菜肴以淮揚菜為主。這是一個奇跡!自從徐家的祖上遷到河陽以來已逾五百年,但是他們的飲食習慣仍然具有濃厚的老家風味。待客的菜肴大部是淮揚菜風格,少數是河陽當地的風格。

評價徐家的菜肴,兩個字最貼切:經典。淮揚菜選料嚴謹、製作講究、追求本味、清鮮平和,這似乎與徐家的家風大有淵源。清燉蟹粉獅子頭、大煮幹絲、三套鴨、水晶肴肉、鬆鼠鱖魚、紅燒獅子頭等淮揚傳統菜肴是每次重大場合所不能缺少了的。另外,當地的名菜如糖醋龍吟河鯉、九轉大腸、蔥爆羊肉、鍋塌豆腐等也是徐家待客的常用菜肴。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在徐家的重大宴會上最能體現出來。

“不到徐府做客,不知道肴有多好”是流傳在河陽很久的民謠。

雖然徐添和徐明侯在平常的飲食上不很講究,但是在重大場合中他們做得一絲不苟,極盡奢侈。究其原因,一是所交往者非尋常人物,二是舍得東西與人。

以前徐燭的生日從不張揚,就是這次也沒有張揚,無奈所結交者起哄般地要來給他過這個生日,徐燭拗不過,隻好應允。來給徐燭祝壽的人都帶來了價值不菲的禮品,實在拿不出來好玩意的,直接拿著幾十塊大洋就來了。

自從徐明侯的父親徐添過世後,徐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熱鬧過。七八桌宴席都擺在前大廳裏,觥籌交錯,笑語喧嘩。今天的主桌上坐著歐陽賀、張嘯天、楊斌全、日軍中的一個少佐和三個軍曹,徐燭在挨桌敬酒之後來到這個桌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