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昭湘恍然大悟,想一想還真是這麼回事,就問加官:“怎麼樣,加官,這個團長你幹還是不幹?”加官一聽讓他幹這樣的團長啊,心裏從極度興奮跌到冰點。他嘟著嘴一聲不吭。
徐明侯知道他不願意,就開導他說:“童子團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它要宣傳群眾打鬼子,要站崗要放哨要送書信,有時候還能去偵察敵情,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抗戰官兵,積極幫助抗日家屬做事,它的作用說大則大說小則小,關鍵在於你怎麼幹法。”
看到加官還不吭聲,徐明侯使出最後一招,說:“童子團團長的職位不在支隊長以下,需要參加重要的軍事會議!”加官這才露出笑模樣。
等加官心滿意足地離開司令部之後,徐明侯對於昭湘說:“日軍兩次遇襲,一時半會兒弄不清是誰幹的,這足以說明一個問題:日軍來到中國是兩眼一抹黑,沒有中國人為他們通風報信。由此可見發動民眾全民抗日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我們的士兵除了要加緊練習基本功之外,各支隊要負責對所轄區域的民眾宣傳工作。鳳鳴鎮這裏的宣傳可以交給李琪去做,其他兩個支隊所轄區域需要派人負責宣傳發動工作。”
於昭湘說這樣的人才太少,狼勇和劉兆初打仗行,對於嘴皮子的事一竅不通,何景泗、朱立祥都不是這方麵的人才。
“千裏馬常有,就看我們能不能認識。依我看從縣城跑出來的兩個教師就可以做這樣的工作。”徐明侯信心百倍。
於昭湘知道徐明侯指的是周仁傑和趙魏兩人。這兩個人原來都是正毅中學的老師,都自稱是徐明侯的學生,因為沒有得到過徐明侯的親自授課,他們倆自稱是徐將軍的宮牆外望,對徐明侯崇拜之至。日本人占據河陽縣城的時候,兩個人冒著生命危險從縣城裏逃出來,到處尋找抗日的隊伍,近幾天聽說徐明侯在於昭湘這裏,立即過來投奔,徐明侯暫時把他們兩個安排在二支隊訓練。
對於徐明侯的建議,於昭湘從來都毫不猶豫地接受,他當即命令周趙二人立即去二支隊和三支隊報到,職務是政訓主任。於昭湘接著命令李琪兼任一支隊政訓主任。這三個人到任之後毫無例外地先到學校裏做抗日宣傳,通過學生的口再向民眾宣傳抗日救國的理論。
一時間,在士兵和學生的共同宣傳和帶領之下,河陽縣四區掀起了空前的抗日熱潮。人人以抗日為榮以亡國奴為恥,用石灰塗寫的抗日標語在四區的各個村莊裏都能見到,“寧為抗日死,不為奴隸生”的口號響遍了四區的村村落落。
周仁傑和趙魏兩個人有空就到學校裏教唱抗日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東北流亡三部曲》《工農兵學商一起來救亡》等。這些歌曲直至現在還有許多老人在傳唱。
加官率領的童子團也用星期天的功夫到處做抗日宣傳的工作,特別是幫助那六個犧牲隊員的家屬做了大量農活,幫助他們挑水、鍘草、磨麵,甚至為他們募捐,讓他們真正感覺到抗日的光榮。在家裏橫草不拿豎的加官身體力行,親自為烈屬挑水磨麵,於昭秦的兩個兒子也都是兒童團中的骨幹。
徐明侯接著又召開了一次軍事動員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各支隊長和政訓主任、各村長、鎮長,四區區長,加官也在其中。徐明侯對前段工作做了一次總結,有表揚也有批評。他提出重要的一項建議,那就是各家各戶藏好糧食和大牲畜,免得被鬼子搶走。因為以目前的力量無法與日本人抗衡。對於鬼子的進犯,義勇軍隻好采取運動戰的辦法,和鬼子硬碰硬絕對是要吃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