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章 十裏亭初戰告捷(2 / 2)

於昭湘的司令部仍然設在原保安所。中午時分,狼勇、劉兆初、李琪、朱立祥、何景泗幾個人都齊集於昭湘的司令部裏。於昭湘把要伏擊日本兵的想法一說,幾個人都很讚成。

伏擊的地點設在河陽城東,這裏經常有日本小隊騎兵出城搶掠。

本著提振士兵士氣的目的,於昭湘要求這次伏擊隻許成功不許失敗,要做到萬無一失,把損失盡量減到最低,一旦有人犧牲就會影響軍心。為了不暴露目標,伏擊隊員宜精不宜多。從各支隊選拔槍法好、膽子大的士兵三十人準備參戰。

各支隊長在會後立即回各自的支隊去選拔伏擊隊員,於昭湘讓韓晉打扮成要飯的前往河陽城附近先行偵察。

半夜時候,韓晉回來了,他在一下午的時間就把事情打探得一清二楚。

離河陽城東門十多裏的地方有一個叫十裏亭的村莊,韓晉認為在這裏設伏可萬無一失。

十裏亭原來是送客遠行的所在。清朝雍正年間,河陽東部的落霞山發現金礦,去落霞山淘金販金的人越來越多,而十裏亭就逐漸成了商旅住腳打尖的地方。這個不到二百戶的小村裏卻開著七八家旅店。這七八家旅店中大部分經營著皮肉生意,這裏的妓女比河陽城裏的都要多都要水靈。

河陽的日軍中有一個騎兵少佐,經常帶著手下出城搶掠,有一天發現了這個所在,頓時喜不自勝,從此天天借著出城巡查之名來這裏逍遙自在。日軍的這個小隊長以前帶著四五十人出城,看到村民對日本人畏之如虎,對他們的燒殺搶掠不敢有半點反抗,膽子一天天大起來,這幾天隻帶著七八個人出來。

第二天夜裏剛交醜時,於昭湘帶著二十多人的隊伍從鳳鳴鎮出發,徑直朝著縣城前進。時值臘月,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然而二十多人在寒冷的夜裏卻滿頭冒汗。走到十裏亭村時,已是早晨五點多鍾了,村外不見一個人影,幾乎所有人還在家裏睡大覺。

韓晉早已經偵查好一個可以埋伏人的地點了,村西四五裏的地方有一條小河,河上一座小橋是十裏亭人通往縣城的必經之處。河西有座小小的土地廟,於昭湘讓李琪帶著十個人藏在土地廟裏,日軍一過小河立即從廟裏衝出來奔向小橋埋伏;於昭湘自己帶著十個人藏在村邊的草垛裏,槍口朝著進村的小路。

埋伏已畢,時間恰在卯末。小路上靜悄悄不見一個人影。

若是在往年,一定有拾大糞的老漢在路上轉悠,但是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天不亮就出門。

九點多鍾的時候,一陣馬蹄聲自西而來。埋伏在草垛裏的隊員們頓時精神振奮,這些隊員藏在五個草垛中,一個草垛藏著兩個人,於昭湘和狼勇藏在最東麵的草垛中。

馬蹄得得,越來越近。於昭湘輕輕地撥開草堆向外一看,第一個騎兵離他已經不到兩米遠。他舉槍就打,騎兵應聲落馬,這個家夥到死不知道是哪裏飛來的子彈要了他的性命。

隨著於昭湘的一聲槍響,埋伏在草垛裏的士兵們一齊開火,五個騎兵在槍聲中跌落馬下,受到突然襲擊的日本人調轉馬頭往回就跑。所有埋伏在草垛裏的人一起衝出來對著剩下的四個騎兵邊追邊射,又有兩個在槍聲中落馬。剩下的兩個朝著河上的小橋衝過去。於昭湘命令停止追趕,叫人上去牽住日軍的戰馬,把沒死利索的鬼子兵補上幾刀。

這些受到驚嚇的戰馬在小路上東西亂竄,極不好控製。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控製住了三匹馬。

這時,李琪牽著兩匹馬從西麵走過來。此一戰,繳獲王八盒子四隻,三八大蓋五條。

十點多了,十裏亭村裏村外仍然萬籟俱寂,受到驚嚇的村民連出來看熱鬧的勇氣都沒有。

於昭湘讓李琪帶著五個人穿上日軍的衣服,扛著戰利品和所有的長槍飛馬奔回鳳鳴鎮。他和其他人分成兩隊裝成趕集的樣子分道往回走。

在往回走的路上,埋伏在土地廟裏的士兵告訴於昭湘,那兩個逃跑的日本騎兵根本沒用別人動手,李琪抬手兩槍,兩個日本鬼子立即掉落馬下,其他人隻有上去追趕馬匹的份。

這一場伏擊打得人不知鬼不覺,不但繳獲了許多戰利品,而且大長了於昭湘的士兵們的誌氣。參戰的士兵講起這件事來眉飛色舞,沒有撈著去參戰的士兵們都懊惱不已。雖然如此,沒有一個人把這件事說出去,因為都怕日軍瘋狂報複。義勇軍的訓練熱情更加高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