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章 十年之功一旦廢(二)(2 / 2)

張代表的話的確激起了所有人的鬥誌,戰鬥打得難解難分,一批赤衛隊員犧牲了,另一批接著上來頂替。東城門外也接上了火,攻打東城門的是駐紮在王集縣的鄭部另一個團。張代表本來想把起義的一個連作為預備部隊來使用,現在也隻好拉上城牆,進行殊死的防禦。

事情沒有像張代表說的那樣簡單,戰鬥越來越呈現一邊倒的趨勢。

西城門外,敵人已經攻到城門下,正準備用成捆的手榴彈炸開城門,好在赤衛隊裏有幾個神槍手,把敵人的工兵一一擊斃在城門前。

起義連的連長——名叫張先傑,一個帥極了的小夥子——從東城跑到西城,找到張代表,建議他突圍以保存革命實力。張代表堅定地認為跑馬山商誌英的赤衛隊正向平原縣城趕來,等商誌英的隊伍一來,就可以裏應外合擊潰敵人。他對張連長下了死命令:敢後退一步者即是叛變革命。

下午未時,西城門宣告失守,敵人如潮水般湧進城中,正在指揮戰鬥的黨代表正要舉槍自殺,一顆子彈飛過來不偏不倚地擊中他的手腕。幾個士兵跑過來把他摁倒在地上。

得知西城失手,張連長領著僅剩的幾十人的隊伍來到南門,打開城門,正想向外衝,卻被一陣亂槍擋了回來。南城門外,早有人在嚴陣以待,張連長帶人連衝了三次都沒有成功,最後,他頹然對著自己的腦袋開了一槍!

此時的商誌英正率領跑馬山赤衛隊向平原縣城進發。

自從八月二十日淩晨三點暴動開始以來,他就密切注意鄭鳳池的動向,因為海右省的大部分敵人已被調到南方對中央紅軍進行第四次圍剿去了,唯一的強敵就是鄭部。馬嘯天的團一開始動彈,他馬上明白是平原縣城得手了。按照原來他和張代表商量好的方案,即刻召集所有的跑馬山赤衛隊員,火速往平原縣城趕來。

這支不到二百人的隊伍,在崎嶇蜿蜒的大山裏看起來人數很多隊伍很強大,但是一出了山口,來到了一望無際的平原地界,所有的隊員包括商誌英都感覺到了自己隊伍的弱小。

原本對高粱地有著無限深情的赤衛隊員此時對一望無際的黑油油的高粱棵產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懼,時刻擔心不定從哪裏的高粱地裏射出奪命的子彈。這種恐懼具有傳染性,不久,整個隊伍中就有了一種恐怖、悲觀的氣氛。商誌英走在隊伍中間,雖然他不停地給自己的隊員打氣,然而,心底下那種小心謹慎的性格不時地提醒他:小心小心再小心。

走出跑馬山三十多裏路了,一路上沒有出現麻煩,但是商誌英的擔心越來越嚴重。如果此時鄭鳳池猜到了自己的企圖——這種企圖是很容易被人看破的——在他行軍路線上安排一支伏兵,那後果會如何呢?

前麵出現一個村莊,商誌英對於平原縣的村莊了如指掌,他知道這個村叫王休屯,過了王休屯再走二十裏就到達平原縣城了。村口一個人也不見,路上也沒有一個行人。

商誌英正要指揮隊伍從村莊東麵繞村而過,突然,他腦海中閃過一念,多年的戰鬥經驗讓他有了比常人更加靈敏的嗅覺,臉上的汗隨即下來了。

“撤!快撤!”他高喊一聲。尚在愣怔的隊員們還沒有明白過什麼事來,從村子裏的土圍子上就射來了密集的槍彈,赤衛隊員瞬間倒下一大片。

回過神來的赤衛隊員們迅速彎下腰,向著子彈射來的方向進行還擊,邊還擊邊往回撤。但是一切都晚了。合圍已經形成,子彈從四麵八方射過來,四周一片開闊地,連藏身的地方都找不到。“機槍手、機槍手,集中火力向東突圍!”商誌英明白往回走是不可能的了,來時的道路兩旁青紗帳裏此時一定埋伏好了千軍萬馬。他大聲招呼著隊員們,兩挺機槍衝在最前麵,一大群人跟在後麵像潮水般湧向東麵。

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殺紅了眼的跑馬山赤衛隊員們終於用血的代價為自己撕開了一條生命之路。進入高粱地,商誌英看看逃出來的赤衛隊員們,已經不到三十人了!來不及休息,商誌英接著下達命令:“散開,散開,向不同的方向跑,十天後在換馬岩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