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章 開店不怕大肚漢(一)(2 / 2)

活兒結束的時候,幫工的人們坐到了飯桌前,饑腸轆轆的村人都想著吃頓好的解解饞。

然而當菜端上來之後,人們都傻眼了,一色的青菜豆腐,肉不是沒有,僅僅在每一盤菜的頂上躺著一兩塊瘦肉;也有魚,隻是本來就有點爛的幾條小鮁魚大多隻剩下魚頭了。

這尚且不算,最可笑的是飯桌上壓根就沒有擺酒盅子。沒有酒盅就沒有吧,幫工的人窩著一肚子火準備吃飯了。

然而這時侯,孟憲孝拿著一個酒壺就上來了,他舉著酒壺挨個人問:“喝酒不?”鳳鳴鎮人好麵子,所以理所當然地都回答道:“不喝。”孟憲孝舉著酒壺把所有的幫工的人都問完了,然後坐到了一個座位上。幫工的人們以為別人都不喝,他一定也不喝,誰知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現了:孟憲孝拿著酒壺自斟自飲起來!

他的舉動把所有的人都惹火了,人們相互之間擠擠眼,瞬間在所有的人中出現了一種默契。人們開始放開肚量大吃特吃起來,如風卷殘雲般把桌子上的菜吃得幹幹淨淨,每個盤底都叫人用饅頭擦得光可鑒人!酒可以不喝,飯得管飽吧,孟憲孝隻好忙不迭地去炒菜拿幹糧,但是不論是幹糧還是炒菜,拿來之後立即被人一掃而盡。

孟憲孝也顧不得喝酒了,他急得滿頭大汗,出出進進地忙個不停。

最後幾乎所有幫工的人撐得直不起腰來,有些人吃不下去了,就把幹糧偷著扔在桌子底下或者裝在口袋裏帶回家去。最後,吃飯的人沒有忘記把所有的空盤子摞在一起。

事後,孟憲孝出來對人說,那一頓飯,平均一個人吃了三斤饅頭!孟憲孝的心裏那個疼啊,對他來說無疑撕心裂肺。

廣源媳婦繼承了婆婆的衣缽,燒香念佛吃十齋。所謂的“吃十齋”就是佛教徒在每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這十天吃素,不動葷腥。

一月之內有這多天吃素對於勤儉度日的廣源夫婦來說不是什麼難事,對於鳳鳴鎮大多數人家來說也是小事一樁,然而對於於昭湘來說,比殺了他都難受!在省城時候,一家三口吃飯,所有的肉都被趙氏和於廣憶撿到了於昭湘的碗裏,這仿佛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一來趙氏和廣憶對吃肉沒有很大的興趣;二來看到於昭湘嗜肉如命。他們兩個人樂得成全於昭湘。久而久之,於昭湘已經離不開肉了,饅頭可以不吃,缺了肉是不行的。然而連細麵都舍不得吃的鳳鳴鎮人誰家舍得頓頓吃肉啊?紅麵餅子加青菜,於昭湘看都不看一眼,他寧肯餓著肚子。

一開始於昭湘不吃飯,於廣源夫婦認為他身體不適,但是久而久之夫婦兩個人終於覺察到事情的真相了。這哪裏行呢?於廣源決心要改掉兒子這種壞習氣。

終於在月底借著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初一吃齋的機會,於廣源全家人包括自己的兩個孫子頓頓紅麵餅子就鹹菜連著吃了吃了四天。

四天來,於昭湘在飯桌上隻是象征性地動動筷子,在第三天的時候他的眼窩明顯地凹下去,眼光發綠,象一隻餓壞了的狼一樣。李氏忍不住了,對丈夫說:“算了吧,在這樣下去,三兒就餓死了。”

於廣源豈能罷休,他冷冷地對李氏說:“餓死是他的命不好,就他這種紈絝習氣,留著也是禍害!”

吃完四天齋,於昭湘幾乎變了另外一個人,本來就瘦的他現在瘦得像一根麻杆,走路都怕風把他刮倒。在學校裏,他哪裏還有精力讀書啊,進入教室就開始睡覺,老師們都看到了他的這種變化,都認為他生病了,所以對於他的所作所為沒有人計較。加官看到他的三爺爺瘦成了這般地步,眼淚在眼窩裏直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