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腳的保健與人體健康(1)(1 / 3)

第一節腳的保健概述

中醫學認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髒”,健身先健足,足健體自壯。足,是反映人體健康的晴雨表。足部與人體的健康關係密切。足是人體各組織器官相對的反射區,足部的每一個反射區都與其相同名的器官有相似的生物學特性。器官有病變在反射區可有所表現,根據反射區變化可以判斷相應器官的病痛。

此外,推拿相應器官的反射區,也可起到治療作用。通過按摩反射區後,足部的溫度會升高,血液流速也會加快,同時足部的沉積物通過按摩,會隨著血液循環的加快重新參加體內循環,廢棄物會通過排泄係統排出體外。所以,足部反射區的按摩和藥浴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減輕心髒負擔,促使新陳代謝功能的提高。

雙腳在人的一生中起若非同尋常的作用,足底保健屬於民間療法,不用打針吃藥就可以促進健康,雖然它不是體育運動,但足可以替代運動的不足。在促進健康的傳統療法中,足部保健是最簡單、最安全、最具效果的保健方法。

一、腳部經絡與人體健康

中醫學認為,在人體內存在一個經絡係統,它可將人體髒腑組織器官聯係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借以運行氣血,使人體各部位的功能活動充分協調,維持相對平衡。人體最重要的經絡是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其中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陰維脈、陽蹺脈則終止於腳部。這些經絡都通往人體特定的髒器,或司轄特定的功能。通過腳部保健能疏通循環於腳部的經絡,使氣血運行流暢,從而促進正常生理功能活動。另外,中醫學認為,人體的五髒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腳底是十二經脈起止的彙聚處,腳背、腳底、腳趾間彙集了很多穴位,刺激這些穴位能疏通經絡,強身健體,防病治病。

總之,日常生活之所以強調加強腳部保健,主要是由於刺激腳部可激發神經、經絡的調控作用,使髒腑陰陽平衡,促進氣血運行通暢,達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因此,充分開發腳部“特區”的保健潛能,對預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處。

二、腳部血液循環與健康

人體通過血液循環,將氧氣和營養物質運輸到全身的各組織器官,並把各組織的代謝產物,如二氧化碳等廢物排出體外。心髒是血液循環的動力,血液通過心髒跳動流向身體的各個部位。腳是人體離心髒最遠的部位,即使血液本身的壓力很大,讓血液循環到腳,也較其他部位相對困難。因此,距離心髒越遠的組織,越會出現供血不足的症狀,病象出現的可能性越早,長此以往,不僅影響血液的正常回流,而且還會影響其他器官的功能,這時如欲增加“搏動”,“促進”血液回流,在人體中完成“第二次啟動”,非腳莫屬。通過對腳部的按摩刺激,可增加血液回流速度,使血液循環暢通,從而改善相關髒器的功能。

三、腳部反射學說與健康

現代醫學認為:腳部反射區是腳部神經聚集點、當人體器官或某部位發生病變時,其相應的反射區亦產生變化,同理,反射區發生病變時,亦會影響相關器官的功能。而按摩腳部反射區,可引起皮膚中大量的神經末梢興奮並傳遞至神經中樞,同時阻斷了其他病理衝動傳入神經中樞,將病理的惡性循環變成良性循環,從而起到保健治病的作用。另外,對腳部的良性刺激,通過神經反射活動,能夠啟動人體機體內部的調節機製,增進各組織器官的功能,從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四、腳部穴位保健與健康

人體的雙腳與內髒及其他器官有著極為密切的關連。腳是全身上下內外器官組織的縮影,無論五髒六腑、四肢百骸,人體所有器官組織係統,在腳上都可以找到相應的點,即所謂腳穴。我們可以通過對腳穴的周密細致地觀察,來了解人體內髒腑的病理變化。同樣,我們亦可以通過經常或定時按摩刺激腳穴,有效地調整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內分泌平衡,從而達到防病健身的作用。

首先,刺激腳穴能促進血液循環,不僅促進了局部的循環,而且促進了全身循環,增強了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免疫力。通過刺激腳穴,也可排除堵塞物,使血液循環暢通,同時可以緩解肌肉的緊張收縮狀態,使肌肉放鬆。其次,通過刺激腳穴可產生強烈的神經衝動,阻斷其他病理衝動傳入神經中樞,將病理的惡性循環變成良性循環。同時,刺激腳穴,通過神經反射活動,啟動機體內部的調節機製,活化各器官組織的功能,釋放各種治療因子,從而起到治病防病的作用。

第二節腳部按摩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