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曾言,凡是皇室子弟,皆應拜入諸子城後山,隻是我出生之時,師尊已經飛升,所以僅僅在茅屋待過七年,出來曆練,父皇還言,兄長應繼承皇位,而我,應繼承師尊道統,師母再上,請傳授我武藝。”
“是這樣啊,不日我便去巫山,替他收徒便是,今天,你陪我們飲酒便好。”
酒樓之上,一個少年,一個青年,一個老者,三人對飲,這種情況讓人難免會想起昔日伍乘風、奉妖仙、奎三郎那三人對飲。
楚地九江郡伍縣,青衣來到一處幹淨的墓地,上麵寫著,楚大修士伍公乘風之墓,繼子伍園立,青衣將腰間一壺酒緩緩倒在墓前,後腳踏虛空,飄然離去,縱然世間修士法力盡失去,但奉妖仙的武學已經登峰造極,不下於道法,如今的她,是唯一的天下第一。
秦皇一統天下以來,南國一直繁榮昌盛,江南已然成為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始皇十一年,一代女王林久退位隱居山林,新王為一平民子弟,年少之時與東魔族交戰立下不朽功勞,十一年後,終於走向王位,拿著始皇聖旨,宣讀公布天下,次年,朝廷便下放諸子城弟子入南朝,替換任期將近的官員,新南朝已經成為朝氣之地。
南朝都城西北域,高山林立,雪山遍地,一座雪峰之中,有一處冰洞,深處有一位絕色麗人,穿著碎花裙,不懼嚴寒,在她的身邊,有一座千年玄冰棺,棺中一人竟然和蒼梧有七分相似。
“哥哥,你是不會回來了吧。”
入夜,終南山上,一位中年男子看向星空,帝星忽暗,偏移東處,天降隕石,砸在不遠處的祖龍山上,中年男子是功成身退,苦修黃老的張良,張良因韓非不在複國,因南國而成業,最後為自己的路而一心修道,不在乎法力,隻在於心。
六月,始皇攜帶李斯等群臣登泰山祭天,太子監國,韓非輔政,泰山階梯萬千,始皇一一踏在腳下,後至皇頂,始於祭祀,祭天之後,始皇巡視四方,對身邊趙高李斯道:
“亥兒在哪兒?”
“在終南山隨青衣修行。”
“恩,朕若是離開,你二人當如何是好?”
“老臣必然常伴左右。”
始皇十五年六月,始皇病死泰山,下遺昭傳位於太子扶蘇,葬於泰山,成於天下,死於岱宗,近侍趙高常伴於陵,近臣李斯,結茅相伴,死後為陰界丞相。
秦二世扶蘇仁愛,秦人皆仁,扶蘇節儉,天下皆安康,這位帝王不喜奢華,不癡美色,遣散年少宮女歸於民間,乃天下之福,天下無一人言反。
始皇曆一百零四年,秦七世元年,大秦帝國與西界交戰,七大遠征終究將西界大軍驅逐出境,不敢來犯,不過因為戰爭,秦國疲憊不堪,謠言四起,一時間龐大帝國有衰敗的跡象。
大別山域,一個少年被琴聲吸引,夜宿梧桐神木,卻見是一隻小鳳凰撫琴,數月之後,小鳳凰收起火焰,飛向他的肩頭,與其走出大山,少年手提木劍,願挑起一片江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