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閉關修仙
自沱江溪流上的風雨廊橋建成後,廊橋上寶葫蘆的靈光照耀著溪河兩岸,也立刻改變了沱江溪河兩岸的風水。“羅家灣村”永遠是十八戶的詛咒終被打破,以後幾年間“羅家灣村”明顯發生了改變。
原來的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都居住在一起,不敢分家。見有些家裏後代娶妻後實在居住不下分了家出去倒也無妨後,好多戶人家便在娶妻添口後紛紛分家出去,不出幾年功夫,“羅家灣村”居住戶數已達四十餘戶,人口增加到兩百餘人,好多戶人家不得不向村莊溪河岸邊擴建房舍。
風雨廊橋建成後,方便了梭羅河西岸和沱江兩岸鄉親們的出行走動,月逢朔、望兩日即每月初一、十五日,前來“羅生院”上香祭拜的信眾是絡繹不絕,“羅生院”從此是整日煙火繚繞,香飄四溢,妙味千傳。
“羅生院”門前重新設置了鐵製加蓋焚香爐,裏麵正殿加設了供堂,供信眾們前來敬香獻供。平日裏供堂上供奉有香、花、燈、水、果等。信眾們獻供時,要將供品雙手齊額高舉,躬身致禮,獻供訖,還要敬香、叩拜。
“羅村學生院”已搬遷至風雨廊橋上遊離“羅生院”一裏開外的地方重新修建。被蜂巢遮蓋住“村學”兩字隻顯露“羅生院”的牌匾仍然懸掛在後院中部房間的門框上。
後院原梁氏錦元大師的房間已整理成羅師傅的禪坐之所,外屋是“護院法師”小李子的住持室。
羅師傅月逢初一、十五均會回到禪坐之所打坐頌經。
“護院法師”小李子已招收十餘人信士作為徒弟,整日裏住持信士們打坐頌經。
羅師傅有想到,每個人終將都會老去死去,雖然土地神公公暫時還沒有把自己的名字寫上陰界名冊,陰間追魂鬼也暫時不會來追索自己的性命,在有生之年,自己還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幾年裏,羅師傅每月堅持在“羅生院”後院禪坐之所做七日的小閉關,其餘時日則撰記整理道家法理。“護院法師”小李子也為師傅挑選了一位徒弟信士服侍師傅的日常起居和碾墨勤雜。
羅師傅心裏十分明白,自己雖然沒有敀依戒持,但為了普天下道家信眾,自己應該好好修行,修行成為一位集高智慧重儒德的大德賢人、聖人。在經曆兩年小閉關後,羅師傅決定找一處秀麗卓絕的深山自受閉關。
通過自己刻苦的修煉,方可得到自身的體悟,以辟氣修己為主,修煉命功,斷精食、聚精氣,神歸己,靈入體中為辟穀,最終完成自己的閉關修仙大業。
小李子知道師傅要選擇深山閉關修仙後,忙安排日常負責師傅起居勤雜的信士跟隨在師傅身邊照顧師傅。
羅師傅回想起這幾十年所走過的名山大川以及梭羅河兩岸深山老林,覺得沒有一處比得了蒼梧山的山勢秀峰。蒼梧山九峰聳立,巍峨滴翠,況且有儒家德仙、華漢文明始祖舜帝葬於此地,有月亮山、舜嶺峰、娥皇坵和女英坵等秀麗山峰,何不在蒼梧山裏選擇一處閉關修煉之所。
舜嶺峰三四裏處有一座獨山小嶺,嶺下有一處石山岩洞,洞外冷江支流如一條玉帶繞山洞而過,岩洞不深,但豁達明亮,該處岩洞後人稱之為“玉琯岩”。羅師傅幾日奔波,終於選擇到這裏作為閉關修行的禪坐之所。
閉關修行期間,應斷食五穀雜糧,但還是可食用少許水果、蔬菜和飲用少量清水。跟隨羅師傅的信士在附近山村尋找到一住處,經常為禪坐頌經的師爺準備一些水果蔬菜和洞外麵冷江支流的清水。
有村民打從這裏經過,見有大師在此禪坐,都會鞠躬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