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開始了(2 / 2)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

青城派屬於道教奇門的一個分支,以內修金丹大道為根本,外輔以五行丁甲數術,以期了全道法。

奇門也就是奇門遁甲,與六壬和太乙並稱為道教的三大秘術

“奇門遁甲”這四個字皆可獨立成義。

“奇”就是乙、丙、丁三奇,門”就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遁”有隱藏和流動的意思,而“甲”是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遁甲”在十天幹中最為尊貴,其為兵設,為陰象,為詭道,故取諸遁,謂其遁於六儀之下而不見其形也。

“六儀”就是戊、己、庚、辛、壬、癸。

就這樣,根據具體的年月時日之柱,以六儀、三奇、八門、九星排局,作包括預測在內的各種神通用功,構成了中國的神秘文化之中一個最有特色的門類----奇門遁甲。

餘老現在所演練的九字真言,源自道教上代前輩葛洪所著的《抱樸子內篇?登涉》:“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常當密祝之,無所不辟’。’”

所謂的“秘祝”,就是基督教的祈禱,佛教的真言,或者叫做咒語。

也就是說,這九字真言,屬於六甲咒語的一種,是奇門遁甲的一個應用法門。

......

餘老誦念真言完畢,用手往崔大使的眉心一指,喝一聲“開”。

話音剛落,崔大使的身體一硬,頓時陷入了一種類似被催眠的狀態之中。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隨著餘老喝一聲“合”,崔大使慢慢醒來,向餘老問:“剛才的幻覺?”

“剛才你看到的不是幻覺,而是世界的真諦,要等你真正覺醒才能明白。”餘老答道:“還有,三天後請你幫我在聯合國召開一次演講,主題就是中醫的真諦。”

......

......

賓夕法尼亞州、裏舍圖。

這是一個普通的美國小鎮,恬靜平和、與世無爭,大部分居民屬於意大利裔。

在淒冷的月色下,小鎮外的原野間出現了一行六人。

領頭的是一名麵目慈祥的老人,他身穿白色的神父袍,陳舊卻一塵不染。跟在他後麵的是五名年紀不一的修士,他們全身黑袍,一臉的虔誠和信服。

從世俗的角度,地球上最成功的宗教無疑是克萊斯特教。與闡教和釋教的淡然出世不同,克萊斯特教的傳道者把教堂紮根在人類的生活區內,把教條教務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緊密聯係起來,因而更容易收獲信仰和奉獻。

林子大了,自然什麼鳥都會有。

無論是克萊斯特本教還是新教,裏麵確實存在著很多敗類和人渣,但也不乏實心誠意的修道士,尤其是那些來自於隱修院的。

對於真正的克萊斯特信徒而言,修道就是一種需要獻身的生活方式。他們與俗世分離開,把自己完全奉獻給主,並藉此而領會到主所回饋的愛、知識、力量,等等。

老神父就是其中的一個佼佼者。

以他的資曆和修為境界,早就應該升任主教了。可以為了全心修道,也是因為不舍得轄區內的信徒,老神父在一個小鎮上呆了多年,多次推辭上調的機會。

按照古時候的說法,老神父就是一名典型的苦修士。

這次的任務,最開始說是追捕反叛成員,卻被老神父拒絕了。後來老赫夫納親自打電話,說那名叛徒還是一名異端,身上藏著一個與光明會有關的重大秘密,這才說動了他。

小心謹慎是老神父一貫的處事作風,他已經把張小可的檔案資料翻看了許多遍,不放過任何的細節,可他依然不明白,為什麼一名初覺醒者有如斯威力,能夠完勝擁有兩件法器的小赫夫納。

小赫夫納原本就已經處於聖徒的巔峰,隨時有可能晉升為聖使,再加上兩件法器的協助,其戰鬥力已經不遜色於任何一名初期境界的聖使。

難道說,那名叛徒有著超乎人類的資質,能夠一步登天,直接覺醒到中高級聖使的境界?

越是不明白,他對於張小可就越感興趣,他相信自己來對了。

實際上,類似老神父這種宗教癡迷者,他們對未知力量的興趣近乎狂熱。

在他們的眼中,對與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未知的力量必須由他們來掌握,絕對不能落入異端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