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香港地區
好書推薦
A
我們的同誌孩子
策劃:香港小童群益會
作者:蘇美智
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2年6月
早前,音樂人黃耀明在一場演唱會中,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盡管這個身份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但突如其來的出櫃宣言還是讓一眾港人歡呼拍掌。事隔不久,網上流傳一位愛搞棟篤笑布道的牧師的演講片段,把同性戀與吸毒、賭博和爆竊等事情相提並論,惹起軒然大波。
此時,我們讀《我們的同誌孩子》,很合時宜。小童群益會組織“性向無限計劃”,其中有同誌子女的家長分享,筆錄下來,細細閱讀,可窺其心情的起落轉折。有些父母尚未接受事實,受不了家族親友目光,以抗拒之態逃避;也有暗自擔憂,靜待想通想透的一天——或許就像其中一個受訪爸爸那樣講:“從前像有一塊大石擋住我的前路,現在我可以告訴你,我過渡了。是搬開石頭也好,繞路也好,總之它不再攔住我。日後即使再有困難,也是別的東西,而不是兒子的同性戀。”
任何形式的、強大的愛,都應該被尊重。信仰或一段關係的根底,永遠在於愛,謙遜。你學習,你被啟發,是跨越任何時代的修行之路。這跟宗教規條無關,跟有無“病”,更加無關。我是這樣相信的。
B
記憶暫時收藏:羅貴祥詩集
作者:羅貴祥
出版社:川漓社
出版日期:2012年6月
愛香港文學的人,一定知道羅貴祥。他是本地學者,在大學執教,學貫中西,專攻比較文學,偶爾在電台主持文化節目,對閱讀這回事樂此不疲。習慣理性的學院派分析之同時,亦能寫出溫婉動人的詩句。
他的作品,有懷舊的、淡淡的念情,也有城市漫遊、浪蕩的心境。啊?那麼寫詩的人(尤其是男詩人),是一種自戀嗎?羅貴祥在書中記下了一次、至今仍沒有忘記的經曆,曾有朋友在閑談中得出這個結論,他反複思考,所謂自戀,也許就是追求自由的欲望?
之於生活,或有微微的感傷情懷,或有生活錯置的失落:“有沙的地方才有刮風的可能/離開局促的車廂,感受/寒流剛過,對一個南方人來說/猶冷的天氣,想著經驗和/印象都是王府井街上零碎的詩行”。每到一處地方,就以詩為記。這麼一來,我開始相信,詩,可能是生命和記憶的最好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