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哥:對,不擅長交流,就限製了中醫的發展。
阿偉:看來是體製問題。
福哥:對,要說起中西醫來,可能幾天也說不完。我們又不是專家,在這個領域也沒有太多的發言權。
阿偉:可是福哥,我通過這段時間的調理,真的覺得中醫博大精深啊,你說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不讓更多的人了解呢?
福哥:是的,直到前不久,網上還有人在大放厥詞,要取消中醫呢。最可笑的是某中科院院士也站出來批中醫,甚至告訴大家林妹妹是中醫給治死的,說中醫90%都是糟粕。此人是研究物理的,但他批起中醫來卻像個專家。他爸沒讓中醫治好,就罵中醫不好。如果他爸讓西醫治死了,是不是他也要罵西醫的娘呢?他也不想想,中國在沒有引進西醫之前,炎黃子孫靠的是什麼繁衍生息?中國能在世界上有如此眾多的人口,本身就說明了這個民族生命力的旺盛。如果真的是中醫中藥不行了,那麼這位大科學字的老祖宗是不是早就Over了,那沒有了老祖宗,怎麼會有他呢?這種把中醫批得一錢不值的人,是對中國文化最無知的人。
實際上,中醫、中藥、中餐、武術,隻有這些東西,才是民族的東西,才是真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東西,才是應該大力弘揚和發展的東西。國家也在鼓勵打造創新型國家,而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隻是我們現在沒有把它繼承和發展好。
阿偉:是啊,你不發展,韓國、日本把咱們的市場全搶去了。有消息說國際中藥市場,日本產品占80%,韓國占10%,我們隻占3%。
福哥:這也是好事。這說明中醫中藥還是有市場的,隻是我們自己沒有做好罷了。在很多發達國家,中醫也成為重要的替代醫學被認可。最新消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將中醫確定為具有獨立理論體係的醫學。也就是說,很多西醫把自己看不了的病介紹給中醫。你肯定聽說過劉海若事件,就是因為這件事,中醫的影響力在英國也受到從未有過的重視,在歐盟國家中,中醫在英國發展的也最好。但由於中醫沒有標準,因此,魚龍混雜的情況也非常嚴重,也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中醫中藥的發展。
五、中醫的出路
阿偉:那你說,在中國目前應該如何發揚中醫中藥的優勢呢?
福哥:我覺得,國家在推行標準化的同時,應該給足空間,讓中醫中藥在民間普及起來。當然,如果中醫不好把握,怕魚龍混雜,在設立一定的門檻的同時,可以在中醫診所上寫上類似股市的風險警告。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中醫好不好,由市場說了算。中央電視台10套不是有一個《百家講壇》嗎?為什麼不能搞一個中醫養生的節目。我相信會有不少聽眾。我聽過很多中醫講疾病的預防,聽眾很踴躍,反響很強烈。
阿偉:這是科普工作。
福哥:對,科普很重要。大家都知道看病去醫院,但知道醫院裏有中醫的恐怕就不多了。我覺得中央電視台應該搞一個類似超女的打擂比賽,由中醫、西醫以及其他醫學,共同打擂,抽簽挑病人,相互PK,一組一組地晉級,看看誰更厲害。
阿偉:對,這個策劃非常吸引人,觀眾肯定愛看。比賽不僅要看醫術,還要看治療費用,治療周期,副作用等等,肯定老百姓愛看。我相信這能發現不少人才。
福哥:對,老百姓都喊看病難,看病貴,而中醫在治療生活方式的疾病上,確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並且效果好,費用低,副作用小,絕對應該大力推廣一下。
阿偉:其實在民間行醫的中醫不少,老百姓也接受,隻是他們沒有行醫執照,沒法名正言順地行醫。
福哥:是啊。我看讓各種流派的醫生在電視裏打擂,絕對能吸引觀眾。
阿偉:對。有條件的話,應該拍一個類似《大長今》的電視劇,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福哥:對!在發現人才的同時,也普及了很多防病治病的知識,為國人補上健康理念這一課。
中醫的弱勢地位是有曆史原因的。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會有中醫崛起的那一天,畢竟,在生活方式疾病的調養上,中醫的理論體係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