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女劍法的第二招風露相逢取自秦觀的名詞《鵲橋仙》,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一招的真意在於相逢,在於朝露間不離不棄。無獨有偶,李重的指法也是這樣,意境出自白居易名句自古多情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李重和孟青青兩個不要臉的人把招式名字取的詩情畫意,但實際上都是極其狠毒的玩意。
但孟青青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竟然沒機會施展織女劍法中的風露相逢,曆若海隨手一擊就破了自己的鵲橋仙渡,丈二紅槍上蘊含的力量無可抵禦,隨之將自己卷向天空,孟青青雖然沒受傷但也漂在半空落不下來了,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曆若海和方夜羽貞白牙交手。
先和曆若海交手的人是貞白牙,這倒不是因為貞白牙的輕功比方夜羽高,而是方夜羽的命比貞白牙值錢。
貞白牙深知絕不能讓方夜羽死在自己前麵,那對女真一族來說絕對是滅頂之災,所以貞白牙爆發出全身潛力先一步和曆若海交手。
大明有蓋世英雄,女真也有不怕死的好漢。
“嗚嗚……”流星錘瘋狂的旋轉著,發出類似於直升機螺旋槳轉動的聲音,勁風卷動輕雪,模糊的光影如同一麵移動的盾牌,擋在貞白牙和方夜羽身前。
曆若海雙腿一夾,胯下寶馬踢踏燕輕輕躍起,劃出一條曼妙的弧線,曆若海單手端槍斜斜刺下。
槍乃百兵之祖,刀乃百兵之王,劍這這玩意兒在戰場不怎麼實用,所以武人對槍的研究已經登峰造極,孟青青從曆若海持槍的姿勢就能看出曆若海想做什麼,腋下挾槍尾,手肘端槍杆中斷斜刺而出是挑的前兆,曆若海想要一槍挑飛貞白牙,問題就是曆若海能否一槍挑飛貞白牙,要知道曆若海已經先後和赤佳爾孟青青兩人交過手。
貞白牙沒打算變招,變他也變不過曆若海,他就賭曆若海不能在一槍之內解決自己。
然而貞白牙失望了,曆若海的丈二紅槍破空而至、沿著一條與流星錘平麵垂直的軌跡刺過來,直指圓心,沒有半點偏差。
這聽上去很簡單,但實際上非常難,曆若海本身也是在運動的、胯下的踢踏燕也在運動,每一種運動軌跡都會影響到丈二紅槍的下刺角度。打個比方,就像有一個圓球在變速旋轉,你要用鉛筆在圓球上畫出一條直線來,而且鉛筆本身的還要與圓球垂直……
曆若海做到了,這一槍準的無以複加,所以這一槍自貞白牙兩手之間刺過,槍尖透過鎖鏈縫隙,觸碰到貞白牙胸膛。
貞白牙立即向前推流星錘,丈二紅槍的槍尖再前進一分就要刺破肌膚了,貞白牙的護體真氣可扛不住貨真價實的鋼鐵。
然而就在這時,曆若海手腕一轉,丈二紅槍也急速旋轉起來,流星錘轉動的速度頓時增加一分。
這是燎原百擊二十針中的火中抽針,以轉製轉,順水推舟。
貞白牙已經竭盡全力,一點點外力都會打破平衡,前一刻是人轉流星錘,下一刻就變成流星錘轉人,貞白牙的身體也被流星錘帶動旋轉起來,好似倒轉的陀螺。而失去平衡的貞白牙也立即被曆若海一槍挑起,連人帶兵器一起甩到身後,哇哇大叫著迎向竭力下墜的女真公主孟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