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利可汗也算是一個雄才偉略的人物,立即答應李閥的條件勒緊了狗鏈子。頡利不是不想揮軍南下,占領中土的花花世界,問題是現在頡利也沒整合好大草原的力量,頡利也需要時間。
對於中土和大草原來說都時間緊迫,就看誰能先一步統一,毫無疑問,大草原的局勢遠遠好於中土,隻要頡利自己不玩花樣的話,看現在的局勢大草原的聯軍一定能在中土統一之前飲馬黃河。所以頡利可汗不介意先讓梁師都這條惡狗休息一下,讓中原越打越熱鬧,坐山觀虎鬥誰不會?
李世民為了更大的話語權,領軍攻打王世充,不得不說李世民的戰略眼光很高明,李世民並沒有和李建成合兵一處,而是用水路運送糧草,攻打河內。此時王世充為了和李建成鏖戰,已經把各地駐軍抽掉的差不多了,除了洛陽,隻有虎牢關兵多將廣,所以李世民攻打河內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撓。
占據了河內,李世民就相當於有了一個囤積糧草的穩定據點,於是李世民在河內稍作修養,立即渡河攻打虎牢關。
千古雄關的守將就是王世充的長子王玄應,如果說王世充能算得上人才的話,王玄應怕是連庸才這兩個字都沒資格。這二貨為了顯示自己很牛逼,竟然空有雄關而不據守,和李世民打了一場野戰。
要說王玄應能在野戰中擊敗李世民恐怕任意一個書友都不帶相信的,結果王玄應的軍陣被天策府眾將連翻衝擊,潰不成軍,最後被悍將羅士信突入中軍,王玄應落荒而逃,差點沒被生擒活捉。王玄應的五萬大軍分崩離析,死傷慘重,一戰之下折損過半,王玄應哭天抹淚的回到虎牢關。
按理說李世民現在手中隻有七八萬人,王玄應靠兩萬人固守虎牢關也不會太吃力。頂多從洛陽調點軍隊過來就可以了,王玄應也有這個權利。可我們的王大少爺不,王大少爺竟然嚇的放棄了虎牢關,逃回洛陽城。氣的洛陽守將楊公卿差點沒吐血身亡。王大少爺還振振有詞的說自己是為了把力量擰成一股繩,避免被李世民各個擊破,好吧這個借口也算說得過去,楊公卿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雖然久經戰陣的楊公卿也想說合兵一處為啥不在虎牢關合兵。
但沒用。王玄應才是三軍主將。
王玄應這手空城計唱得不錯,他逃得風流瀟灑,一騎絕塵,李世民看著空空的虎牢關硬是沒敢進城,生怕中了什麼計謀。結果李世民足足在虎牢關外等了三天,將大河航道,河內等軍機重地檢查一遍,才敢全軍進駐虎牢關。
對此李世民隻能感歎大家的智商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占據了虎牢關,李世民又觀望了兩天,發現真沒什麼危險。這才調兵遣將圍困洛陽。洛陽不是虎牢,所以李世民幾乎把手中的力量全用上了,就連駐守河內的五萬大軍都抽調一空,這才勉強賭住洛陽的東南兩側。
將各種攻城器械打造完畢之後,李世民開始領兵攻城,這就沒什麼好描述得了,哪怕王玄應是個廢物,李世民攻城也施展不出什麼妙計,更何況王玄應是個嚇破膽的廢物,死活不肯離開洛陽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