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4章 戰後總結(2 / 2)

跋鋒寒立即點頭稱是,李重措辭道:“寧道奇和畢玄是一個境界的人,而我和這些人相比還差一點點,你不要看我能打傷寧道奇,但差一線還是差一線。我自己心裏清楚,原因就不和你們解釋了,解釋了你也聽不懂。我隻想告訴你,如果我,寧道奇、畢玄等對你全力出手,那你就死定了,你根本不會有看出什麼武功差距的機會,你懂了嗎?”

跋鋒寒半懂不懂的說道:“那李公子你稍微……稍微保留一點對我出手呢?”

李重笑道:“所以說我不如寧道奇這些人,他們出手就算有所保留,也是大宗師。而我不行,我如果有所保留,你就感受不到大宗師真正的實力。”

“這樣啊!”跋鋒寒很是遺憾的苦笑一聲,他這次聽明白李重的意思了。大宗師不會陪他玩,李重就算陪他玩又發揮不了大宗師的實力,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看跋鋒寒不說話了,徐子陵問道:“姐夫那你接下來打算做什麼?”

李重看了一眼三人說道:“我過幾天就帶著李靖回揚州,你們做什麼自己決定。”

…………

李靖和李重各自騎著一匹駿馬,遊山玩水一樣回轉揚州。出了洛陽地界,繁華的的景象漸漸消失,戰亂的殘酷漸漸出現在眼前。不過有一件事必須要說明白,隋末的戰亂和漢末明末不一樣,漢末明末的大規模戰亂都是天災暴亂導致的,簡單的說是老百姓吃不上飯了,糧食不夠吃。

隋末不這樣,隋末的糧食還夠吃,所以說隋末的動亂完全是暴亂,跟天災關係不大(雖然也有),這個**一是指楊廣好大喜功,二就是門閥想要一直愚弄百姓,繼續他們的統治,而偉大的楊廣打算推行科舉製,給寒門子弟一些出頭的機會,那麼矛盾就來了,結果就是楊廣被門閥擊敗,大隋灰飛煙滅。

在沒被戰亂波及的地區老百姓還是能勉強填飽肚子的,其餘地區就沒那麼好運了,雖說餓不死人,但也就餓不死人而已,李密開倉放糧隻是為了收買人心,他沒那個心,也沒那個能力讓自己勢力勢力範圍內的百姓都吃飽飯,所以說戰亂的影響不可避免,比如瘟疫,人吃不飽飯抵抗力就低,就容易生病,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李重和李靖途徑的一個村落正處在這個狀態,李重討水喝的時候知道他們運氣不錯,一個六十餘歲的道士正給他們免費診治。(孫思邈,如果孫思邈活了一百歲,那麼現在他應該四十歲上下,但我覺得孫思邈肯定活過一百歲,所以給老先生加大了點年齡,而且孫思邈到底活了多大歲數還真是個謎。)

道士在村口架起一個看上去像香爐之類的器皿,看樣子是在哪個廟宇道觀拆下來的,香爐裏麵咕嘟咕嘟煮著湯藥,遠遠就能聞到一股藥香味。李重想了想,翻身下馬,衝著老道走過去。

“見過道長……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李重深施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