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法治的自身邏輯(2 / 2)

加強黨對法治中國建設的領導,關鍵在於改善黨的領導。執政黨要帶頭樹立和維護憲法法律的權威。全麵貫徹和落實憲法和法律精神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首要任務。在整個法治中國建設進程中,無論是國家、社會還是社會生活都要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維護社會主義法製的統一、尊嚴、權威,形成人們不願違法、不能違法、不敢違法的法治環境,形成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治局麵。執政黨作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領導核心必須帶頭模範地尊重憲法和法律,堅持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無論是黨對國家和社會的政治領導還是執掌國家政權都必須依照憲法和法律進行,不能超越和偏離憲法和法律。

執政黨要切實做到依法執政,逐步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習近平同誌說:“我們黨是執政黨,堅持依法執政,對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大作用。”法治中國建設要求黨按照法治的原則對國家和社會進行領導,這就要求我們黨的領導方式、執政方式必須不斷適應法治建設發展的新要求,真正實現依法執政。因此,我們要積極穩妥地探索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執政方式的途徑和方法,通過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執政方式,提高執政黨依法執政的水平,真正將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統一起來。

從理論上說,堅持黨的領導與發揚民主和實行法治是完全一致的。必須看到,黨領導人民發揚民主不等於代替人民行使民主權利。這就要求黨的領導方式、執政方式必須而且應當變革,從“政策治國”轉變到依法執政上來。黨的組織不是國家機構,黨的政策不能直接成為國家意誌。黨要通過法定程序將體現人民根本利益的路線、方針、政策上升為國家意誌,形成法律,這些法律一旦確定,黨就要堅決支持和維護,並且自覺地在這些法律範圍內活動。黨實行依法執政,就要支持和維護人民代表大會製度,處理好同人民代表大會的關係,處理好同政府之間的關係,處理好同司法機關的關係,並且將這些關係規範化,製定一整套權力配置科學合理、既能相互製約又能提高效率的製度和法律。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湖南大學特聘教授)

【參考文獻】

①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2014年10月29日。

責編/潘麗莉 美編/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