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十三、鄰居小海(2 / 2)

小海在我們家附近的28中上學,也就是原來姐姐就讀的中學。他有幾個很要好的同學,有梁季民、孟繁榮、王傑、鮑占濱等。他們都是很積極上進的,愛學習,也積極鍛煉身體,甚至也喜歡無線電。他把他們介紹給我認識,我們經常在一起鍛煉。我從他們身上都學到了不少東西。

每天早上我們到鬆花江邊去練長跑,晚上到學校操場練單雙杠,回到家再舉石頭,練啞鈴,然後用冷水擦個澡睡覺。到了夏天我們經常一起到鬆花江去遊泳。這樣幾個月下來,我們的身體都明顯地健壯起來。

梁季民和王傑都喜歡無線電,而且他們的水平都比我高。我也經常跟他們交流,小海受我們影響也開始接觸無線電了,我幫他裝過單管機、三管機,在他家或我家一弄就是大半夜,當收音機終於收到電台信號開始響起來的時候,我們的心裏真是難以形容的高興!

我家的書報比較多,小海經常來看書。誰要是借到一本新書,都要傳著看。小海每天都來我家,經常一呆就是幾個小時。我們有時候說話,有時候就各看各的書。

我們經常一起去看電影,記得當時有一部朝鮮黑白故事片《軋鋼工人》,我倆一起就看過幾遍,回家的路上我們就交流著各自的感受。

有一陣我倆心血來潮想學理發,想學會了就互相理發,不用去理發店了。我們各自買了一套理發工具一起學。拿誰來第一個“開刀”呢? 自然是弟弟們啦。小海的弟弟小江,跟我弟弟同歲,都比我們小四、五歲,整天跟著我們跑,早上練跑,白天上街買菜什麼的,跟我們學自行車,跟我們看電影,反正什麼事都跟著。每到夏天遊泳,弟弟們最有用,他們負責給我們看守衣服,得買幾根冰棍哄著。學理發自然要拿他們先練練手。

我找來凳子讓弟弟坐好,給他圍上件舊衣服,然後像模像樣地準備給他理發了。11歲的弟弟對哥哥的話從來絕對服從,可他還是滿腹狐疑地問:“你會理發嗎?”我說:“放心吧,沒問題呀!”不由分說按住弟弟就下手。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跑嗎?我學著在理發館看到過的理發師的架勢,把理發推子放在弟弟脖跟處,“哢嚓哢嚓”幾下子推到上麵,然後瀟灑地把推子向後一甩,弟弟“嗷”一聲叫起來,原來推子上還夾著他一撮頭發沒有剪斷呢!弟弟有點不幹了。可是,已經理了一推子,這就等於上了賊船,不繼續也不行了。就這樣東一推子,西兩剪子地勉強理完,基本理成了個禿子。弟弟跑去拿鏡子一照,立時“哇”一聲哭起來。第二天早晨他連上學都不願意去了,我給他找了頂帽子戴著,好歹把他哄了去。出師不利,弟弟再也不讓我給理發了,以至於我這門手藝就沒學會。而小海給他弟弟第一次理的要成功一些,也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的機會,小海就學會了理發。從此我就是他的常客了。一直到後來下鄉、上大學,隻要回到家,還是他給我理發,我卻不能給他理發,因為我沒學會。

我們兩家都各有一輛比較新的“飛鴿”牌加重自行車,我們都把車子擦得雪亮。每到星期天,我們倆經常一起騎車到鬆花江邊,喊著“一、二、三”,把車騎得飛快,來個3000米追逐賽。然後,騎跨在自行車上,望著滔滔的江水東流而去,清涼的江風徐徐吹來,吹幹我們額頭的汗水。望著江水奔流,藍天白雲或絢爛的晚霞,有時我們高談闊論,有時我們默默無語,兩個15、6歲的少年憧憬著即將走上的社會,憧憬著不可知的未來。我們充滿渴望,渴望著在人生大舞台一展身手,就象兩匹即將踏上漫漫征程的小馬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