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學雷鋒做好事
1968年的下半年,在學校裏,我們班級在何老師的苦心經營之下,十分活躍,同學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各種活動開展的可以說紅紅火火。
班級的“毛澤東思想學習班”開辦起來之後,老師說我們要辦“忠字化”的學習班。放學以後我跟馬遂商量,怎麼為班級辦忠字化的學習班做點貢獻呢?當天晚上我們就用紅紙刻了幾個大大的“忠”字,第二天早晨上課之前就貼在教室的門窗上了。老師要求全班每個同學都要在胸前佩帶“忠”字,有些同學戴了,也有些同學沒有。放學後我跟馬遂又商量了一下,第二天馬遂找了些紅塑料皮來,我們倆花了一個上午時間。用刀刻了10個小“忠”字,又給老師寫了張字條,大意是班級辦起了“忠字化”學習班,我們非常高興,非常擁護。學習班要求每個同學都佩帶“忠”字,可是有些同學沒有,我們刻了10個忠字送給班級,請老師發給那些需要的同學。署名是“兩個紅小兵”。我倆把字條和10個忠字放在老師的教桌裏。我們是想學習雷鋒叔叔做好事不留名。何老師看到字條和忠字後,十分驚喜,曾經問過我倆,我們都說“不知道”。後來老師經過調查,確認是我們倆做的事,在全班表揚了我倆。
我和馬遂、鮑軍明三個人還把從我家拿來的毛主席小畫像一張張貼到每個同學的課桌角上。
在我們的帶動下,同學們也紛紛學習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女同學李木蘭和宗敏看到牆上的標語破了,就拿了三張大紅紙,也寫了張字條放在老師的辦公桌裏。許多同學揀到鋼筆、本子、語錄、手帕等都主動交給老師查找失主。老師在班級建立了一個“好人好事登記薄”,讓我每天記錄,再有同學揀到東西就交給我,由我登記。將來根據這個登記薄的記錄評選先進。這樣一來,同學們的積極性就更高了,一時間學雷鋒做好事蔚然成風。
我和馬遂、鮑軍明找了李木蘭、宗敏一起商量,想布置一下教室,讓班級的學習班有個新模樣。先是組織同學對班級進行徹底的大掃除,窗明幾淨,地板打蠟,把教室打掃得幹幹淨淨,然後我們分頭去買了毛主席的大幅畫像和大紅紙,把大紅紙裁成一個個長方形,寫了美術字“毛澤東思想學習班”,在一天放學之後我們幾個留下來,用桌子上麵羅椅子,椅子上麵再羅椅子,最後站上去,把毛主席像端端正正地掛在教室黑板上方正中央,再把寫好“毛澤東思想學習班”的大紅紙分別貼在毛主席像的兩邊。
教室的後邊牆上布置了學習園地,貼滿了同學們的決心書和學習心得。
班級裏還組織了製作毛主席畫像向毛主席獻忠心活動,就是當時流行的用鋸末、鐵砂、銅末、玉米麵等粘貼毛主席畫像,同學們每個人都製作了自己的作品,粘貼在教室右側的牆壁上。
學校召開了“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我作為我們班級的代表到大會講用發言,我平生第一次上台,在全校幾百名師生麵前講話。
暑假之後,1968年9月份開學,我們升入了五年級。
我們班又開辦了第二期毛澤東思想學習班,這次隻辦兩周時間,由同學們選舉負責人,我高票當選了。我又和馬遂一起買了一套英雄事跡畫像,作為向學習班的獻禮送給班級。
那時候我和馬遂簡直形影不離,整天泡在一起。馬遂有個姐姐叫馬燕,跟我姐姐同歲,比我們大兩歲,已經上中學了,在二十八中讀書。通過我和馬遂,姐姐認識了馬燕,她們倆一接觸,互相聊的還挺好。姐姐原本在長春八一小學讀書,學校也停辦了,她算是勉強讀完小學,準備轉回哈爾濱來上中學了。當時我家附近有四所中學:四十中、九十一中、十八中和二十八中,就決定去二十八中去上學了。她們倆在一個班,一直同學到畢業,下鄉還是在一個青年點。
有一天我和馬遂一起上街,一邊走,一邊說著怎樣為班級做一番“大事”。馬遂突然說:“對了,咱們辦一個小圖書館什麼的不是可以嗎?”我一聽非常高興:“好啊!”我倆一拍即合,說幹就幹。我們在我家裏把我的書都翻了出來,找到30多本。可是班裏有50多個同學,書不夠看。那就兩個人看一本吧?也不行:這些書總不能在課堂上看呀,得拿回家看,書還是不夠......怎麼辦呢?我整天琢磨這件事。這天早上我幫媽媽疊衣服,看見媽媽兜裏有錢,我突然動起了以前從未有過的想法,順手就拿出了幾元錢,當天就和馬遂去書店買了一堆書回來。有一就有二,每天我早上幫媽媽疊衣服,有機會就拿出點錢來,然後我們就去買書,這樣很快我們就有了五六十本書。馬遂家有很多牛皮紙,我們把每本書都包上書皮,又用橡皮刻了一個“小圖書館”的印章,蘸了紅色的印泥,蓋在每本書的扉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