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血液係統疾病(4)(1 / 2)

BACOP方案:COP+博來酶素+阿酶素。CHOP方案:COP+阿酶素。ProMACE方案:潑尼鬆+氨甲蝶呤+阿酶素+環磷酰胺+鬼臼乙叉苷(VP16)。除了上述化療方案外尚可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各醫院藥房藥源選擇作用不同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與非特異藥組成不同方案。

4.對症治療、支持治療。

5.有條件可行骨髓移植。

6.必要時手術治療。

用藥原則

本病為惡性腫瘤,一旦確診應即行治療,化療是一個重要手段,一般單一化療治療本病雖有一定療效,但緩解期較短。國際公認聯合化療更有效。適合國內外治療霍奇金病的聯合化療方案中M(C)OPP及ABVD方案最為有效。非霍奇金淋巴瘤常用CHOP方案,若無效可試用BACOP方案或Pro MACE Cyta BOM方案等。由於聯合化療毒性大,常可發生骨髓抑製,所以在治療中應加強支持治療,有條件時給予造血因子或行骨髓移植。體質虛弱或病情嚴重者給予輸血、人血白蛋白或丙種球蛋白積極支持治療,幹擾素對本病有治療作用。

(二)中醫治療

中醫學認為淋巴瘤與外邪侵襲、七情內傷、正氣內虛有關。

1.方①:黃芪、熟地黃、鹿角膠、夏枯草各15克,天南星、莪術、茯苓各10克,桂枝6克,甘草3克;方②:夏枯草、天冬、穿山甲各15克,白芍、生黃芪、茯苓各10克,青皮、當歸、黃芩各8克,柴胡9克,山慈菇、莪術各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方③:金銀花、牡丹皮、麥冬、生地黃各10克,白花蛇舌草、天冬、白毛藤各30克,丹參、葛根、太子參各15克,石斛12克,黃芩、大黃各9克,幹瓜蔞25克;方④:天冬、白花蛇舌草各30克,沙參、生地黃、茯苓、黃精、知母各12克,麥冬9克,天花粉、枸杞子、白術各10克,白茅根、太子參、絞股藍各15克,西洋參6克。

用法:屬寒痰凝滯型者,用方①;屬氣鬱痰結型者,用方②;屬血熱瘀毒型者,用方③;屬肝腎陰虛型者,用方④。均隨症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並以COP,COHP方案聯合化療,給予維生素B1、維生素C、複合維生素B及加強支持療法,酌情輸血及用抗生素。

2.方①:炒黨參、炒蒼術、炒白術、薑半夏、陳皮、廣木香、砂仁、代赭石、炒枳殼、煨幹薑、焦穀芽、焦麥芽、炙雞內金;方②:炙黃芪、西當歸、炒黨參、炒白術、熟地黃、砂仁、枸杞子、女貞子、補骨脂、鹿角片、淫羊藿;方③:西當歸、赤芍、白芍、紫丹參、炒白術、雲茯苓、廣木香、製香附、廣鬱金、焦山楂、板藍根、土茯苓。

用法:屬脾虛痰濕型者,用方①;屬氣血兩虛型者,用方②;屬肝脾失調型者,用方③。各型均隨症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

3.方①: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竹茹、赤芍、半邊蓮、白花蛇舌草、魚腥草、法半夏、膽南星、梔子、金銀花、土茯苓等;方②:白術、陳皮、茯苓、法半夏、海藻、昆布、僵蠶、夏枯草、白花蛇舌草、海蛤殼、浙貝母、牡蠣、懷山藥等;方③:當歸、生地黃、桃仁、紅花、川芎、牡丹皮、三棱、丹參、莪術、穿山甲、柴胡、陳皮等;方④:黨參、白術、茯苓、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枸杞子、黃芪、雞血藤、何首烏等。

用法:痰熱互結證者,用方①;痰濁凝聚證者,用方②;氣滯血瘀證者,用方③;氣血兩虛證者,用方④。每日1劑,水煎後合並藥液,分2~3次內服。連續用藥>;16劑。

4.川芎、赤芍、三棱、莪術、枳實、鬱金、昆布、海藻各10克,紅花、陳皮各6克,三七5克,鱉甲、龜甲、牡蠣、海浮石各30克。

加減:神疲乏力,舌淡脈弱者,加黨參、黃芪、白芍、阿膠;納少、嘔吐、腹脹、苔膩脈滑者,加藿香、佩蘭、生薑、半夏、白術。

用法:將上藥水煎3次後合並藥液,分早、中、晚內服,每日1劑。

5.方①:甘草、幹薑各6克,茯苓、薑半夏、天竺黃、皂角刺各12克,白術、橘絡、象貝、白芥子、夏枯草各9克,白花蛇舌草30克,全瓜蔞15克;方②:黃柏9克,知母、玄參、象貝、枸杞子各12克,熟地黃、炙龜甲(先煎)、製何首烏、三棱各15克,生牡蠣(先煎)、白花蛇舌草各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