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食品隻是日常飲食中偶爾變變口味用的小花樣,千萬別把它們當成家常便飯。
就目前來說,或許反式脂肪酸還尚未被定性為危險食物,但大多數營養學家認為它們仍應被列入最為有害的脂肪之一。
微量元素
顧名思義,微量元素的需要量是非常小的,一般人隻要通過合理膳食就能保證微量元素的攝入需要。除了下麵我們所羅列的例外情況之外,正常進食平衡膳食的人一般不會缺乏這些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痕量元素(痕量元素在機體需求量極少,比如鐵和鎳等,就屬於痕量元素的範疇)。因此,微量元素補充劑對於正常人來說通常都是多餘的,而那種“少量對人體有益,越多就越好”的觀念是不正確的。
那麼,在哪些情況下,人們需要補充微量元素呢?
月經量過大的女性可能需要補充更多的鐵。
參加長距離訓練項目(如長跑等)的少女可能需要補充更多的鐵和鈣。
女性在妊娠和哺乳期間需要補充葉酸、鐵和鈣。
素食者可能會缺乏鈣、鐵、鋅和維生素B12.
病人可能存在營養不良,而藥物可能幹擾正常的營養物質代謝。
除了維生素K可由大腸中的細菌合成之外,其他的所有維生素必須通過食物攝取而獲得。維生素與機體能量釋放、酶的合成、維持皮膚和眼睛的健康、保持紅細胞的正常形態和功能、促進傷口愈合,以及維持骨骼和牙齒的正常發育等方麵有著十分密切的聯係。維生素缺乏必然會損害我們機體的大部分器官,甚至影響上述所有功能,尤其是B 族維生素,缺乏維生素B會導致我們體能的下降——這對正在進行健身的人來說,有很大影響。
我們將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稱為抗氧化因子,它們能有效抑製或減輕自由基對機體的損傷,自由基與退行性疾病,以及腫瘤和心髒病等密切相關。事實一再向我們證明,那些長期攝入蔬菜和水果的人,都能長壽,而且享有令人愉悅的健康,因為這些食物都富含抗氧化因子。
與維生素一樣,人體對礦物質的需要量也很低。出於一些特殊原因,在所有的礦物質中,我們最關注鐵、鈣和鈉的攝入量。如果,你的膳食為你提供了足夠的鐵和鈣,那麼它所提供的其他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應該能夠滿足生理需要。而就鈉(食鹽)而言,我們的問題不是缺乏而是攝入過量所帶來的危害。
鐵
雖然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鐵,但是由於其吸收率較低(大約隻有10%),因此,(缺鐵性)貧血變得非常普遍。患有貧血的人會出現疲倦、易怒和無精打采等症狀。鐵是血液中運輸氧的物質,如果你缺鐵,那麼你整個機體的氧氣供給就會很糟糕。
綠色蔬菜和全穀類食物屬於“貧”鐵食品,其鐵含量非常低,而紅肉則是鐵的良好食物來源(紅肉是一個營養學上的詞,指的是在烹飪前呈紅色的肉,具體來說,豬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等所有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譯者注)。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類的水果、漿果類以及番茄等,均有助於人體吸收鐵。而茶中的單寧(即我們常說的鞣酸),咖啡中的咖啡因,以及可樂和巧克力等則會減少人體吸收鐵,如果,你將這些食物和正餐一起食用,那麼無疑會直接影響你飲食中鐵的利用和吸收。
鈣
鈣在骨骼的形成和維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我們步入老年,罹患骨質疏鬆症時,就會非常明白鈣的重要作用。鈣在維持血管收縮、神經信號的正常傳導以及肌肉的運動等方麵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膳食中缺乏鈣,則機體會動員骨骼中的鈣入血,參與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而隨著骨鈣被越來越多地動員進入血液,骨骼中殘留的鈣量就大為減少,若長期如此,則會增加人體發生骨折的風險。
牛奶和乳製品、罐頭魚、豆製品、綠葉蔬菜和杏仁等食物中均含有豐富的鈣。而過量攝入蛋白質則會降低食物中鈣的吸收,其他食物如含咖啡因的茶、可樂、巧克力等也有類似的作用。吸煙和飲酒均會抑製機體對於鈣的吸收。而體育鍛煉則會增加鈣在骨骼中的沉積,因此對於我們來說,加強鍛煉很有必要。
鈉
鈉對於維持機體的水鹽平衡、神經傳導以及肌肉收縮等至關重要。如果,你在悶熱潮濕的環境下鍛煉了好幾個小時,機體大量出汗,這會帶走你體內大量的水分、鹽分、鉀和鎂等,其中鹽分丟失量是最大的,若不及時補充,其結果可能是令人痛苦的抽筋。實際上,出汗對於運動者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狀態了,隻要你的鍛煉時間低於4小時,你完全不需要補鹽,使勁喝水就可以了。
缺鈉的情況其實並不常見,因為在很多食物(如肉類、牛奶、蛋類和蔬菜類)都富含鈉。實際上,鈉攝入過多才是我們時常碰到的問題。在烹調時,我們通常過多地添加食鹽,這使我們的食鹽攝入超標。而購買的成品食物,例如我們吃的早餐麥片、脆餅幹、香腸卷、湯汁和烘焙食品都通常過鹹。就目前來說,平均每個成年人所消耗的鈉鹽量大約是機體所需量的10 倍。過量攝入鈉鹽會導致高血壓。高血壓患者,每天攝入的鈉鹽量不能超過1茶匙,最好還能再少。我們也可以用其他調味品來替代鈉鹽,比如檸檬汁、胡椒和辣椒等。因此,最好在你給菜放鹽之前先嚐嚐鹹淡,以免給醃肉、淋了醬油的食品、鹽味小吃、肉湯、芝士、鳳尾魚等高鈉鹽食物鹹上加鹹。
素食者
現今社會裏,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吃肉,轉而吃素了。素食對健康來講有以下好處:
膽固醇水平越低,就越能降低心髒疾病發病的風險;
大量攝入蔬菜、水果和穀類食品(它們都富含抗氧化因子)能有效降低癌症的發生率;
高膳食纖維能有效地防止便秘,並預防結腸癌;
少食用高能量的營養素(尤其是少食用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肉類和動物性食品)可以降低糖尿病的發病率。
雖然素食有上述諸多優點,但不要忘記,素食同時也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如下的健康危機:
食用生物效價比較低的植物蛋白(它們屬於不完全蛋白質)意味著你很可能會出現缺乏必需氨基酸的情況,除非你攝食了如下幾類食物,你才有可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穀類米飯、玉米、燕麥、小麥
種子與堅果
杏仁、巴西果、腰果、榛子、花生、開心果、鬆子、南瓜子、芝麻、葵花子
奶類及其製品,以及奶類的替代品
豆莢
菜豆、腰豆、利馬豆、綠豆、花斑豆、荷蘭豆、小扁豆、豌豆、鷹嘴豆
長期素食可能造成維生素B12的缺乏,因為該維生素幾乎完全來源於動物性食品(部分植物性食物在經過發酵或者細菌作用下,可以合成一定量的維生素B12)。因此,最好是能適當補充維生素B12 的製劑,尤其是女性處於妊娠和哺乳期時。
長期素食可能會造成鐵的缺乏,因為植物性食物中鐵的含量遠遠低於動物性食品,另外,植物中的鐵人體也不易吸收。
長期素食可能造成鈣缺乏,尤其是完全不吃奶製品者。
長期素食可能造成葉酸缺乏(尤其是女性處於妊娠期,葉酸需要量增加時),雖然蔬菜中葉酸的含量非常高,但是它們會在烹調過程中丟失殆盡。
長期素食可能造成能量缺乏,由於素食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素,並缺乏高能量的營養成分,諸如脂肪和糖類,因此可能會造成能量供給不足。
你屬於哪種素食者
雖然就廣義而言,素食就意味著不吃肉,但實際上,素食者還分為很多種,而且他們的區別非常大。
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他們完全排斥所有的動物性食品。他們的膳食中全部都是植物性食物,主要進食穀類、玉米、堅果和種子類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等。因此,他們很容易出現維生素B12缺乏。
進食奶類的素食主義者,他們在膳食中不排斥牛奶和奶製品類的食物。
進食蛋類和奶類的素食主義者,他們在膳食中不排斥牛奶、奶製品和蛋類食物。
半素食主義者,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半素食主義者的行列裏來了,實際上他們並不是真正的素食者,隻是不吃紅肉,他們依然要吃魚、海產品以及雞肉之類的食物。
在很多情況下,很難將半素食主義者與地中海膳食者(這種膳食模式目前非常流行,而且是非常有利於健康)區分開來。
50 歲人的特殊營養建議
體質量(體重)增加與能量攝入
這個年齡段的營養需求與你在三四十歲時有很大差異。除非你仍然很活躍,一般而言,你就必須通過限製能量攝入以保證能量平衡。通常你體質量逐漸增加就證實了這一點。由於這個階段人的肌肉質量逐步下降,所以體質量增加的部分就隻能是脂肪了,你越來越緊的皮帶就是個有力的證據。
若體質量確實是個問題時,就要注意削減脂肪的攝入,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多吃蔬菜和水果,經常參加鍛煉,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體質量計就會乖乖的開始往回轉了。
心髒健康
心髒問題在這個年齡階段也開始出現苗頭了,通常在接受血液檢查時發現自己膽固醇偏高。或者你會發現你的有氧鍛煉項目毫無起色,而且還有可能在耐力訓練後恢複情況不好。
在這裏我們不得不再次強調,你必須少吃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習慣進食大量新鮮水果和蔬菜,以及多進食全穀類食物。烹調方法也要進一步改進,不要油炸食品,減少油和調味料的用量,吃雞去掉肉皮,瘦肉蛋白也要少吃。
腸道健康
結腸癌在這個年齡段也不少見,為了降低患病風險,我們應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並且保證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它們都含有抗氧化物質)。
骨密度
在這個年齡段的末期,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其機體都開始衰老了,而其中骨鈣的丟失不容忽視。大量骨鈣流失將會導致骨質疏鬆。就女性而言,雌激素水平下調以及停經都進一步加速骨鈣丟失。因此,要保證膳食中有充足的鈣,可能的話,應選擇服用一種鈣補充劑預防骨質疏鬆。當然,預防骨質疏鬆最好的方法之一是有規律的鍛煉(尤其是力量訓練),這樣有助於鈣鹽在骨組織的沉積。
肌肉群變小萎縮
肌肉群變小萎縮是衰老的另一個表現,這就隻能通過有規律的鍛煉來改善了。
絕經期
絕經期一般在五十幾歲左右結束,到了此階段的後期,女性基本上已經渡過了絕經期。針對日常飲食,我們有一些建議。絕經期時體質量(體重)往往會增加,因此,必須注意控製總能量的攝入。膳食計劃中,首先要減少脂肪,同時還要增加多糖類的攝入量。新鮮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質,對本年齡段的女性很有利,應注意補充。此外,補鈣也很重要,最好選擇那些低脂肪食物如低脂牛奶、低脂奶酪、鮭魚罐頭或者沙丁魚罐頭(連肉帶骨的)。推薦的鈣攝入量為每天1 200 ~ 1 500 mg,若你不吃奶製品或罐頭食物,那麼請一定要服用鈣補充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