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神秘鋤奸令(1)(1 / 2)

刺刀之下,遍布殺戮和恐嚇之勢。寒風之中,大地上也處處浮揚著一股肅殺和血腥之氣。

這是一九四一年的初春。春寒料峭,有的人身上還裹著棉襖、大衣。在進出漳河古城的西城門外,一隊偽軍和幾個日本兵在仔細盤查著每一個進出城門的人,車馬、貨物也沒例外。

二十六歲的沈玉翎胳膊上挎著一個包袱,手裏拿著一張良民證,順利 了漳河城內。

沈玉翎是晉冀豫區黨委下派到漳河城,擔任 漳河縣委書記,開展地下工作的。一個多月前,漳河縣城的日軍憲兵隊、偽特別警備大隊突然出擊,在縣城內及周邊展開大搜捕,不少人被抓走。 漳河縣委的七名骨幹成員被殺,包括書記盧誌清,四十三名配合開展地下抗日工作的革命群眾被集體槍決,還牽連到二百七十多名無辜群眾,這些群眾,有的被關到監獄裏,有的被押到日本礦廠裏做苦役,有的交了一筆贖金,才被放了回來,還有的至今是生是死都不明。

為了盡快恢複漳河城的地下抗日工作,經晉冀豫區黨委研究,秘密派遣膽大心細、抗日堅決、又有一些鬥爭經驗的女幹部沈玉翎潛入漳河城。

漳河城是一座有著千年曆史之久的古城,是方圓百裏地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39年9月,淪落入日寇之手。

負責配合沈玉翎工作的,是住在漳河城東的老 關向前,四十五歲。而沈玉翎也是以投靠舅舅關向前的名義,來這兒落腳的。說起這老關,長得皮黑肉粗,胡子茬黑硬,被別人送了個外號叫“關老粗”。可就是這麼一個長相“老粗”的人,在過去做地下工作時,因知曉他身份的人極少,才躲過了一個多月前的“一劫”,他也成為區黨委最信任的人。

沈玉翎按照組織上的指示,在漳河城東的一座舊式老宅裏,找到了關向前。

關向前住的是個四合院,他也是個老光棍。過去討過一個老婆,生病死了,而他又窮,就沒有再娶。

沈玉翎 這個院子裏,看到一座坐北朝南的主房是兩層樓,如果站到樓上窗口處,可以一眼看清周圍的情形,心想,這個地方倒可以睡得踏實,一旦發現敵情,也可以早點準備。

對過暗號後,老關確認了沈玉翎的身份,將沈玉翎領進了屋子裏。

老關說:“以前也有人找上門來,想租這個院裏的房子,我說怕吵,都一個個打發走了。其實,這都是為了革命工作需要。咱們對外呢,是一家人,你是我的外甥女,你喊我舅舅,我喊你小雲。而私下裏沒人時,你直接喊我老關就行。要是開黨組織會議,我就喊你書記。”

聽老關說話痛快,沈玉翎倒也無所避諱,說:“行,該應付外人的,還是要應付的。”

老關有一個姐姐,嫁到山西潞城縣,丈夫也姓沈。這沈家夫婦有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兒,叫小雲,嫁的也是潞城人。可是,在日本人進攻山西時,這兩家四口人出外躲避戰亂途中,不幸被日軍飛機扔下的一顆炸彈全給炸死了。而沈玉翎正是借用了老關這個已死的外甥女的身份。沈玉翎來投奔老關,有根有據,老關把“沈小雲”的遭遇說給同巷裏的街坊鄰居們,也沒有人不信。就是那些漢奸和日本人知道了,也不好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