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生薑60克,醋100克,一同放入砂鍋中共煎,以汁洗患肢,每日1次。備用。具有祛風活絡的功效,適用於中風後肢體麻木。
(2)取嫩桑皮30克,槐枝60克,艾葉15克,花椒15克,加水煎煮,去渣,趁熱頻洗麵部,先洗歪的一麵,再洗另一麵,洗後避風寒。具有瀉肺平喘,散寒除濕的功效,適用於中風後口眼歪斜。
(3)取伸筋草30克,透骨草30克,紅花10克,放入鍋中,加水2000克,煮沸10分鍾,去渣取藥液,待藥液溫度為50~60℃時浸洗手足部15~20分鍾,湯液溫度降低後需加溫,每日3次,30天為1個療程。浸洗時,手指、足趾可在藥液中進行自主伸屈活動。具有舒筋緩急、祛風除濕的功效,適用於中風後手足拘攣者。
(4)取商陸6克,鬆樹須10克,紅蓖麻10克,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煎煮,去渣,用藥液的熱氣熏蒸麵部。具有瀉水消腫的功效,適用於中風後口眼歪斜。
(5)取鮮楊樹皮60~100克,放入鍋中,加水1000克煎煮至沸,去渣,趁熱熏患側麵頰,在器皿下置一小爐,小火緩緩加溫,使熱氣持續而均勻,每次40~60分鍾。熱熏1次未恢複正常者,隔2天再熏,3次仍未恢複正常者,改用別法。此法具有祛風活絡的功效,適用於麵神經麻痹。
(6)取白芷6克,白附子6克,白菊花6克,防風6克,僵蠶10克,細辛2克,天麻4.5克,天南星6克,橘絡6克,薄荷3克,放入鍋中,加水煎煮,去渣,熱熏,溫洗患處。具有祛風活絡的功效,適用於麵神經麻痹。
(7)以生草烏、桂枝、紅花、老鸛草、生薑、辣椒各30克,加水煮1小時,倒入浴缸,扶患者浸泡入浴,起浴時用溫水衝洗幹淨,隔日洗浴1次。具有祛風活絡的功效,適用於中風患者。
中風患者如何選用藥枕
治療中風病使用藥枕療法是民間常用的一種方法,因其製作、使用方便,療效較好,故深受歡迎。一般選用具有芳香開竅,安神定誌,疏通經絡以及行氣活血的中藥材製作而成。常年使用對預防和治療中風都有益處。
(1)清肝枕:杭菊花、冬茶葉、野菊花、辛夷各500克,薄荷、紅花各100克,冰片50克。上藥除冰片外共研細末,和入冰片,裝入枕心,做成藥枕,令病者枕之。3個月為1個療程,每日使用不少於6小時。適用於中風後遺症、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眩暈頭痛以及鼻炎等症。
(2)磁石枕:磁石適量,打碎成末,裝入枕心,做成藥枕,令患者使用,每日不少於6小時,常年使用效佳。適用於中風後失眠、高血壓病、心悸等症。
(3)菊丹芎芷枕:菊花1000克,牡丹皮、白芷各200克,川芎400克。上藥烘幹共研細末,裝入枕心,製成藥枕,令病者使用。3個月為1個療程。體胖者牡丹皮可加至300克。適用於中風後頭痛不寐諸症。
(4)活絡通經枕:當歸、羌活、槁本、製川烏、黑附片、川芎、赤芍、紅花、廣地龍、廣血竭、菖蒲、燈心、細辛、桂枝、丹參、防風、萊菔子、威靈仙各300克,乳香、沒藥各200克,冰片20克。
將上藥除冰片外共研細末,和入冰片,令勻,裝入枕心,做成藥枕,令患者使用。每日墊用6小時以上,3個月為1個療程。適用於中風後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
(5)蠶砂枕:蠶砂適量。將蠶砂酒炒,裝入枕心,令患者枕之,隔日1次。適用於中風癱瘓四肢不舉及高血壓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