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戰局結束至今,城外反軍基本撤走,武信方才開始研修《黃金帝典》,已經算極為忍耐了,這也是對心境和意誌的一種鍛煉。
《黃金帝典》,古蠻帝族,帝氏一族的傳承神典,鎮族寶典,是真正的神邸所修的神典,而非滿天下名不副實的神功、魔典、道經等功法。
以《黃金帝典》的品級,武信很清楚,《武神心經》肯定無法吞噬,隻能完全靠自己領悟、資質和機緣,所以才一直忍著,沒著急修習。
不過,武信絲毫不擔心自己會修習不了《黃金帝典》,畢竟《黃金帝典》的真正主人……黃金古神,他的心髒就在自己心中,如果自己無法修習,更不可能有人修習得了了,特別是這種側重血脈的奇功秘典。
平心靜氣,祭起“眾生輪回傘”,磅礴血氣湧出,彌漫密室,濃溢如液。
運功逼出心髒精血……“永恒之心”輸送而出,尚未稀釋淡化的金血!
“嗡……”
金血落下,頗為神奇地融入《黃金帝典》中,使得嗡鳴一聲,炫目金光大作,一股荒古、磅礴、尊貴、神秘的氣息,彌漫而開。
融合“永恒之心”時,武信曾經感應過這種氣息,自然知道這是神威,並無多大異樣,依舊堅守心神,等待變化。
“轟……”
天旋地轉,意識恍惚,時空錯亂。
恍惚間,武信意識稍微恢複,卻感覺自己化為了一隻異獸,狀若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混沌而無麵部,耳目口鼻都沒有,卻天生擅長音藝歌舞(出自《山海經·西次三經》)。
時間如梭,世事如幻。
武信的意識,隨著這異獸渡過了極為漫長的時間,從懵懵懂懂,到智慧通天;從自娛自樂,到音舞雙絕;從初生孱弱,到威震天地;從孤寂無名,到名震古今……
原本天地荒古,生靈罕跡,隨著時間流逝,滄桑變幻,生靈活躍。
這隻異獸逐漸讓其他生靈所知,被稱之為帝鴻,尊稱黃帝,又因古音之“江”通“鴻”,又有稱之為帝江。
帝江就是帝鴻,也就是古籍記載的神話傳說中的中央天帝……黃帝,並非蠻族,也不是人族,不是蠻族的黃金古神,也不是人族的軒轅黃帝。
隻是天地初開後,最先滋生智慧,擁有最強實力的生靈之一。
武信手中的所謂《黃金帝典》,並非記載神邸修行的神級秘典,隻是帝江的一點皮毛,被帝氏一族先輩收集、整理而來。
天生為神,自有神通,自明大道,皮毛自帶神紋。
神紋就是《黃金帝典》中,武信、明機先生、帝獅等人,包括蠻族大祭司,都不認識的詭異圖紋,也就是所謂的古文字。
眾人認為中的修行神典……《黃金帝典》,確實存在,就是帝氏一族尚存的文字版寶典,是帝氏一族先輩,根據帝江皮毛,感悟而出,記錄入冊,便於後代修習!
帝氏一族,把族中寶典《黃金帝典》,當成武信手中“帝江皮毛”的殘本,還真說不上到底對還是錯!
說皮毛,《黃金帝典》確實出自帝江皮毛,也沒得帝江真正精髓,隻是帝氏先輩自悟的修煉肉軀之法。
帝江的突出之處,並非肉軀,以帝江所處時代,肉軀天生強橫無匹,根本無需特意修煉,也沒什麼修煉之法。
要說突出的幾點,第一,尊貴威勢,這就是“帝姓”之由來,做為最早出生的存在,本來就有;第二,無匹速度,來自本身的六足四翼,也是本來就有;第三,音藝歌舞,這是先天天賦,還是本來就會,並且是帝江最引以為傲,最為拿手的本事。
修行之法、手段招式、神通秘術等等,全沒有。
帝江真正會的隻有歌舞,當時沒多少生靈,自然沒什麼爭端,帝江也幸運地在各種天災道劫中,迷迷糊糊存活下來。
等生靈多了,爭端多了,帝江資格夠老,活得夠久。本身就是站在最巔峰那個層次,什麼都不用學,也沒多少生靈能擊敗他。
簡單比喻,人就是人,螻蟻再怎麼蹦躂也難以殺死人,反而人一根指頭或吹口氣,就能碾死螻蟻。
“這……就是所謂的黃金帝典,所謂的黃金古神?!不待這麼坑人的吧?”
不知過了多久,密室血氣全被吸光。武信迷迷糊糊清醒,感覺自己做了個很漫長的夢,渡過了個很無聊的人生。
難聽點形容,宛若變成一隻有點智慧的豬,吃飽了睡,睡飽了吃,無聊就哼唧幾聲,一生就這麼過了。
如果讓世代以自身血脈為傲的帝氏一族,知道真相,不知會如何反應呢?!(未完待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