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林寧(2 / 2)

林府中人本以為他孩子心性,未必能在巴蜀這鄉間呆得住,哪曾想這小王爺表麵跳脫,性子卻是沉穩,每日除了在後院跟林思宇讀書,端地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思宇看他文課長進,心裏也頗歡喜,又吩咐了薛申,以“強身健體”為名,每天早上教他兩個時辰的武功。

薛申待在林思宇身邊,長久是按著書童的路子培養的。思宇回到林家老宅隻在內室待著,偶有事務,多半是令薛卯在辦,他年紀輕輕便荒廢著,自己不覺得如何,林思宇心裏卻老大過意不去。此番派他教瑄王武功,也是為日後謀劃——瑄王有個忠心的貼身護衛,薛申也有了將來的前程。

不過這計劃進行得不太順利,根源卻在林思宇收養的女孩林寧身上。

林寧名義上是林思宇遺孀梅兒收養的孤兒,口口聲聲喚著思宇“姑姑”,卻自幼是這位姑姑貼身帶著,從說話到行走,都是她手把手教授,才不過三歲孩童,已經開始教著識字。梅兒不過盡著嬤嬤的本分,帶著杏兒照顧孩子的起居飲食,陪孩子玩耍這種勞力費神的活兒,就歸了活潑好動且整日無事的薛申。

薛申喜歡這孩子,從她被抱回來第一天就視其為珍寶,每日嗬護著這小主人玩鬧,大長腿帶著小短腿在後院裏撩貓逗狗,於他簡直是至大樂趣。他本是個孤兒,被蕭易撿回劍雨山莊,扔到那見不得人的所在,成了十二暗衛裏年紀最小的一個。薛申武功天分頗高,暗衛出山時不過一十二歲,手段固然狠辣,孩童心性卻未被泯滅。也因為這個緣故,被蕭凡看中,搜羅到了林思宇身邊。他跟著林思宇雖然受教頗多,卻殊無正事,日子久了,心性較暗衛的其他哥哥要開朗得多,更接近正常孩子。林寧在他帶領下,性子著實野得可以。

如今給他派了教授瑄王的額外功夫,寧兒怎麼辦?每日兩個時辰,她可會悶?可會找他?可會哭鬧?先生可會因此責罰?想著這些,不由得暗自鬱悶,教授瑄王時,自不能一心一意。

這日林思宇在房中讀書,瑄王正在薛申監督下練一套拳法,就聽得偏廂傳來一陣雜亂腳步聲,伴著孩子還帶奶音的歡笑。他來了小一年,早就熟悉了林府上下,一聽動靜就知道這是寧兒跑過來,後麵大抵跟著的不是梅兒就是杏兒,便不由自主想停下拳腳。

瑄王用眼角餘光瞟了瞟自己的武功師傅,薛申板著個臉,跟他默書不出時的林思宇一般無二,當下隻好吐了吐舌頭,不敢放肆。

薛申卻不看他,轉身走開。瑄王手上仍比劃著,這眼睛可就跟著孩子開始繞圈兒。

寧兒撒著歡兒在院子裏遛了杏兒兩圈,突然停下,指著院子裏的梨樹,歡快地大叫到:“梨!梨!”

瑄王瞅著薛申不在,跑到她身邊蹲下逗弄:“想吃嗎?”

寧兒瞪大了眼睛,口水幾乎要流出來,卻還能依著教導笨拙地行了個常禮,奶聲奶氣規規矩矩地問好:“林寧見過王爺。”

杏兒跟在小小姐後麵,不敢做聲。瑄王故意用手擋住林寧的眼睛,不讓她看到樹上的梨子:“叫一聲瑄哥哥,我摘給你。”

寧兒開始發急,小手使勁去扳他大手,卻紋絲不能扳動,而稱呼問題是姑姑再三教導過的,她雖是幼童,卻也知道茲事體大,錯亂不得。孩子一時找不到主意,小臉繃得通紅,幾乎要哭出來。

正僵持間,就聽得頭頂烈烈風聲,伴隨著一個黑影呼嘯而過,卻是薛申已經摘得了果子。

林寧興奮地大叫:“申叔!申叔!”

薛申將兩個梨子遞到寧兒手中,上麵還放了他剛剛去拿的木頭匕首,柔聲安慰道:“寧兒乖,申叔昨兒夜裏給你刻了這把匕首,今後不要到我房裏亂動那些兵刃了。梨子讓杏姨帶你洗洗吃,也給姑姑送一個去。”

小小的林寧撐圓了胳膊使勁兒摟著兩個大梨,夾著匕首,騰不出手去拽杏兒,也顧不得與瑄王告退,橫著身子邊跑邊向身後喊:“杏姨!杏姨!”

杏兒匆忙向瑄王福了一福,追著小小姐而去,口裏還止不住地叫著:“祖宗!你慢些!仔細腳底下滑!”

薛申這才轉過身來,剛要對著發呆的瑄王告罪,就見林思宇從書房緩步走出,身後還跟著神色凝重的薛卯。

她手裏拿著一封信,喚過瑄王道:“皇上病了,召你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