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追求事業17個絕招(2)(1 / 3)

另一個原因是到這些場所辦事,往往會被這些公務員連名帶姓地叫來叫去,而這種直呼其名的叫法又通常是上司對下屬的叫法,因此被叫到的人往往就會感到不是滋味了。

上述兩種原因,往往會成為我們身心兩方麵的負擔,一個小小的手續有時必須花上一整天的時間才能辦好。而這種不愉快的感覺,就是讓我們對公務人員的服務態度產生抱怨與不滿的原因。

和人見麵也是一樣,如果對方表示“到我公司來吧”,有時就會覺得很不是滋味。相反地,若對方說:“我到你那邊去吧”,就會有很舒服的感覺。因為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裏與人見麵,心裏總會多一層安全感。

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我們不妨到對方的住所請教,雖然這樣會比較累,但收效卻往往會非常豐碩。

5.該認真時就全身心投入,該笑時就開懷大笑

有些人無論是高興或煩惱,都不會在臉上顯示出喜怒哀樂的表情。

當然,麵無表情的人並不代表他們內心是冷酷的。相反地,這種人的心思,有時會比正常人更細膩,更富神經質。

由於麵無表情,別人就無法從他們的表情中了解他們的心思。因此對於這些看起來毫無反應的人,人們自然就會產生“他們反應遲鈍”的感覺。

感情的表現越積極,越能讓人了解當事人內心的感受,而感受性強的人,往往也會讓人覺得非常有魅力。因此我們在應該認真的時候,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在該笑的時候,就開懷大笑,才不會讓人覺得我們反應遲鈍而留下壞印象。

如何讓工作變得高效而簡單

你是不是從早忙到晚,感覺自己一直被工作追著跑?但你的忙亂也許不是因為工作太多,而是因為沒有重點,目標不清楚,所以才讓工作變得越來越複雜,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一天隻有1440分鍾,在信息龐雜、速度加快的職場環境裏,我們必須在越來越少的時間內,完成越來越多的事情。

在如今越來越複雜與緊湊的工作步調中,“保持簡單”是最好的應對原則。“簡單”來自清楚的目標與方向,你應該知道自己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

麥肯錫根據多年的調查研究,發現現代人工作變得複雜而沒有效率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焦點”。因為不清楚目標,總是浪費時間重複做同樣的事情或是不必要的事情; 遺漏了關鍵的信息,卻在不重要的信息上浪費了太多的時間; 抓不到重點,必須反複溝通同樣的一件事情。

如何讓我們的工作變得高效而簡單呢?下麵是來自麥肯錫的10種最實用的、最簡單的工作方法。

1.搞清楚工作的目標與要求,可避免重複作業,減少錯誤的機會

沒有什麼比時時明白自己工作的目標與要求更重要的了。

2.懂得拒絕別人,不讓額外的要求擾亂自己的工作進度

對於許多人來說,拒絕別人的要求似乎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在決定你該不該答應對方的要求時,應該先問問自己:

“我想要做什麼?或是不想要做什麼?什麼對我才是最好的?”

你必須考慮,如果答應了對方的要求是否會影響既有的工作進度,而且會因為你的拖延而影響到其他人?而如果你答應了,是否真的可以達到對方要求的目標?

3.主動提醒上司排定優先順序,可大幅度減輕工作負擔

“手邊的工作都已經做不完了,又丟給我一堆工作,實在是沒道理。”但是有沒有可能問題是出在你自己身上?你有沒有適當地反映真實情況?如果你不說出來,上司就會以為你有時間做這麼多的事情。況且,他可能早就不記得之前已經交待給你太多的工作。

你當然不可能同時完成這麼多的工作,為什麼不主動地幫助上司排定工作的優先順序?你不是不做,但是凡事有先有後。提醒一點,討論的過程中必須時時站在主管的立場思考,體諒他所麵臨的壓力。你該做的是協助主管解決問題,而不是把問題推給主管。當然,更不應該自己承受問題。

4.報告時要有自己的觀點,隻需少量的信息即可讓上司感到滿意

根據商業心理顧問公司的心理學家約翰·維佛所進行的研究,有10%到15%的人在麵對上司時會有恐懼的心理,而且如果向上司報告時手中的數據不夠多,感到恐懼的人數比例又會較高。

其實,這種擔憂是多餘的。太多的信息會變得沒有重點,如果又缺乏解釋,對於上司一點幫助也沒有。內容精簡,切中要點,最重要的是能夠幫助上司快速地做決策。你要做的是利用重要的信息或是數據提出解釋,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而不是模棱兩可的描述。

5.簡報增加互動的機會,可縮短簡報的內容與報告的時間

真正成功的簡報在於清楚而正確地傳達信息,創造溝通與對話的機會,進而讓對方因為你的簡報內容而改變思維、決策或是行動。因此,重點不在於簡報,而是溝通的質量。你不隻是“報告”,而是要引發雙向的對話,試圖影響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