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父親,在這段時間,也算是享受了一段天倫之樂的日子。
每天看著自己兒子忙裏忙外,替自己打理茶棧的生意,他的臉色總是掛滿了欣慰的笑容。
隻是他眼中時而閃過的憂慮卻是告訴我們,他的心中在擔心著些什麼。
若是沒有蕭門,若是沒有修道,若是赤龍村還在,若是母親沒有失蹤。
或許,這就是他們一家人一輩子的生活。
沒有血腥廝殺,沒有利益紛爭,沒有驚心動魄,也沒有驚世駭俗,有的隻是平淡如水,相親相愛,過著一個普通人再普通不過的生活。
可是,這一切都是變了。
他知道,當自己的兒子踏入修道者那一天起,就早已經和自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而淩軒,遲早也會離去,他有著自己的事情要做。
他們可以移山翻海,延年益壽,逆天改命,而自己,卻是隻能任由這時光蹉跎,歲月老去,生老病死卻是每一個凡人都避免不了的事情。
能看到自己兒子這般,其實,在他心中也算是欣慰了,隻是唯一有些遺憾的是,恐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見不到自己的妻子了。
而這些,其實又何嚐不是淩軒心中所想呢,而在這段時間,他是在盡可能的盡一個作為兒子的應該盡的義務。
在這三個月時間裏,淩軒也是嚐試著將自己父親帶入修道,可惜,畢竟人已經老去,無論是感悟天地靈氣還是吸收,都已經非常困難。
為此,淩軒更是不惜耗損自己的功力,替父親洗筋伐髓,尋找天材地寶,為父親築修道之基。
可是盡管如此, 三個月的時間,淩軒父親僅僅隻是做到能夠感悟到周身的天地靈氣,就連吸收都是沒有辦法,更別說運行周天了。
就算是父親能夠將靈氣運行周天,恐怕到那時,人也已經到了晚年。
淩軒的付出,父親看在心上,疼在心裏,幾次過後,他便是不再願意跟淩軒學道,更是不再讓淩軒耗損自己功力替他洗筋伐髓。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為了我這一把老骨頭,不值得,人,那有不死之道理,一切就盡人事,安天命吧!”
而現在,淩軒知道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看能不能尋得一處能夠延年益壽的丹方,為自己父親續命了。
隻是,若要救回母親,也得等到百年之後,而在這段時間,無論如何,也得替父親延續生命。
在他心中,若是連為自己父親延續百年生命都做不到,那他修的這個道又有什麼意義。
其實,他早已經從父親的眼神中,看出了他對於生命的渴望,他知道,自己的父親在沒有見到母親之前,是不甘心自己一人孤獨離去,含恨終老。
隻是,為了心疼自己的兒子,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有負擔,他寧願帶著不甘而終。
人常說,父愛如山,父愛無言,或許,這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