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一人聞聲走出,身後還跟著兩個隨從,一左一右,分開侍立。
眾人有不識者,悄悄向其他人打聽這是誰;但李家兩兄弟卻不能不認識,眼前這個人常與他們的爹打交道,甚至可以說是爹的頂頭上司。
戶部侍郎龔大人的兒子,龔誌飛!
龔誌飛蔭他祖上的福,入戶部任了個要職。可惜這小子心術不正,手握職權卻全然不幹正事,整日遊手好閑,還時常到各處商鋪銀號活動,拿卡索要,無所不用其極;老板們惹不起他,隻能乖乖交錢納物。
他自比財神,走到哪兒,便聚財聚到哪兒;隻是人們暗地裏在“財神”前加了一個“瘟”字,稱他是“瘟財神”,走到哪兒,哪裏的錢財就要倒黴!
眾人見平日混世魔王一般的李家兄弟,此時就如綿羊見了老虎一般,不禁暗自嘲笑。
隻見龔誌飛走到兩人麵前,突然一拍腦袋,驚道:“哎呀糟糕,我今天出門匆忙,竟忘了帶錢,”
其他人還沒什麼反應,那李家兩兄弟聽了,立馬從懷裏掏出幾張大票,往龔誌飛懷裏直塞,還滿臉賠笑,諂媚至極。
“唔,不愧是大錢莊的少主,這悟性真是……一點就通!” 龔誌飛收下銀票,滿意地點點頭,說道:“你倆也別傻站著了,回去告訴李寶財,今年的‘菩薩禮’,減了!”
李家兄弟聽了這話,忙不迭地謝恩,態度恭敬至極,隻差下跪磕頭了。
眾人中有人不做生意,因此未曾聽說過什麼“菩薩禮”,頓時疑惑不解。
有個商鋪老板深受齊苦,在下麵悄聲解釋道:“龔誌飛說每年二月十九是觀音娘娘誕辰,要給菩薩慶生,逼著那些商鋪老板交錢,還美其名曰‘菩薩禮’。其實啊,就是變著法兒收錢,哪有什麼菩薩慶生,還不就是給他這個‘瘟財神’上貢!”
“啊,你道這倆家夥為何如此高興,他們家錢莊免了這道“菩薩禮”,可是好幾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呐!”
大家聽了紛紛皺眉,窮莫與富鬥,富莫與官鬥,真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一場花魁爭奪戰到此落下帷幕:王屠夫雖辛勞致富,卻不如黑心不仁的“劉妙手”;這“劉妙手”一遇上錢莊少主,登時便是小巫見大巫,敗下陣來;而這倆位大少爺,在戶部要員龔誌飛的麵前,又如碰見了貓兒的老鼠,再大的財氣,此時也顯得弱勢了!
張大人講完了這事兒,向周圍官員們發問道: “你們說說,誰是最富的人?”
其他人紛紛猜測,張大人都搖頭。
“自己錢賺的再多,也比不上處處使別人錢的家夥啊!”張大人撫須感慨道。
官員們聽他這句話,不由都笑出聲來。
俞修龍聽得好玩,也跟著他們笑了起來;那幾人一聽有旁人,頓時立馬收斂笑聲,變作正經的樣子,莊嚴肅穆起來。
俞修龍自討沒趣,隻好傻笑著離開。
這時,他再度假意敬酒,磕磕絆絆,卻又偷聽了另外一個故事,為刑部黃大人所講。
在壬辰朝戰前半年,淮陽地區犯了洪澇,連大堤也被衝垮,危情嚴峻。
洪水肆虐之下,傷亡極重,損失極大,此次水災甚至驚動了京師。萬曆責令工部火速策案挽救,抓緊修繕水利建築,已免損失進一步擴大。
恰巧有人秘密上疏,萬曆一看,頓時龍顏大怒:原來早在此地工程建造之初,便存在嚴重的腐敗受賄、偷工減料之現象。
萬曆即刻召集三司,叮囑一定糾察到底,嚴懲瀆職官員,任何牽連人員都要受到責罰,一個也不能放過。若有漏網之魚,刑司人員也一並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