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到十歲,十歲到二十歲,二十歲到三十歲……
就算能活到一百歲,也就是十個十年罷了,再說能真正活到以百歲的人並不多。
就算每人都能活到70歲,也就是7個十年而已。
可是回想起來,我已經度過了兩個十年了,第一個十年,記憶不是太深,我都懷疑我,真正記事的年紀到底是什麼時候,如果不是李宇春,我都不知道又過了一個十年。
2005年剛好是十歲那年,我認識了李宇春,雖然住在鄉下,但是那時候家裏有了彩色電視了,是那種顯像管的電視機,雖然現在家裏的電視換成了液晶屏的,但是那個電視還能用,隻是圖像有點小問題。那電視應該是2004年買的。可是每次回去都給我一種就是去年的感覺。
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因為學習的緣故,很少和家人待,也很少回家,尤其到高中以後,幾乎是一個月回去一次,大學之後就是一個學期才回去一次了,雖然家的感覺從來不陌生,但是也不是太熟悉,也許所有的記憶都在某一刻定格了。
十歲那年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我最喜歡李宇春”我說
“李宇春有啥好的,不男不女的,換台,不想看這個。”媽媽說
“她肯定是冠軍的,我支持她,她有自己的風格,有自己的看法,不管別人怎麼看,她都在堅持。你們不喜歡,那是嫉妒吧。”我說
“反正我就是不喜歡她”媽媽還是說。
那時候2005年,這段對話寫在日記本了,不然我也不會記得那麼清楚。
不過2013年暑假的時候,我放了一首李宇春的歌,我媽媽問我是什麼名字,誰唱的,我說李宇春唱的。媽媽說了一句,她歌唱得聽好的啊!我說是啊,心裏莫名的高興,感覺自己的堅持終於被認可了。
再這之前,我都沒有再說過我喜歡李宇春,和同學也很少提,不知道怎麼的,自己一個人就默默的喜歡著,一直沒有變過,不是所有歌都會,但是所有歌都聽過。
如果不是所有人都會覺得喜歡李宇春怎樣怎樣的話,我也不會有戴耳機聽歌的習慣。
“最讓我受不了的是,一個表妹由於也喜歡中性,性格就是男孩子的那種,她也喜歡李宇春,整個房間都是李宇春的海報,貼紙,我記得她媽和我媽聊天的時候,還特意的說起過,她這種性格就是和李宇春學的。我開始還想說,表妹從小就是這樣,讀小學就大姐大了,那時候李宇春還不出名,還沒有超女呢。後來還是沒有說,覺得沒必要”不過這之後,我就沒有提過李宇春了。她的歌默默的聽,因為一直是一個人待的時間多,時間久了,也沒想和誰說了。後來還是喜歡很多歌但是沒有因為喜歡人而去聽歌了。都是喜歡歌詞曲調而聽歌。隻要李宇春的歌一直以來,都是一種習慣了,直到後來又一次預言華晨宇會得冠軍之後,就多了一個喜歡的歌手了。就是喜歡那種態度。
“第十年的whyme演唱會,感覺有必要去一次。畢竟不容易”
如果不是有這份喜歡,我能安靜的待十年而不感覺孤單嗎?陪我的不是李宇春,是她的聲音,也是她的態度,所以我想和她一樣的堅強。
“現在能大聲的說出我的偶像了,李宇春”